潮头观澜丨柳州之变 创新为魂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州考察。

潮头观澜丨柳州之变 创新为魂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04-27 14: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州考察。柳州,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一张名片,也曾经是污染严重的“酸雨之都”。近年来,柳州既壮大了“工业树”、“产业林”,又实现了“绿色蝶变”。柳州因何而变?不妨从总书记此次在柳州考察的两家企业和园区寻找答案。

“柳工制造”见证“中国制造”

1958年,500多位来自上海等地的青年人,来到柳州西郊一个叫“龙腾背”的荒野上,建起了新厂房。工厂定名为“柳州建筑机械制造厂”,这就是柳工集团的前身。同一时期,柳州还承接了国家布局的钢铁厂、热电厂、联合机械厂等“工业建设十大项目”,工业由此成为柳州发展的命脉。

△1958年,来自上海华东钢铁建筑厂的职工自带设备到柳州建厂。(来源于柳工官网)

1966年10月1日,共和国的第17个生日,柳工成功研制了我国的第一台轮式装载机——柳工Z435。坚实有力的桔黄色铲斗,一人高的黑色巨大轮胎,3.5吨的工作重量,让这一型号的装载机,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60多年来,柳工始终耕耘在机械制造领域。目前,柳工拥有挖掘机械、铲运机械、农业机械等13大类共32种整机产品线,其中轮式装载机全球销量第一。

柳工的发展壮大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更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并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自主创新,必由之路

2017年4月,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曾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有企业要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做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

创新,正是柳工集团的制胜之道。60多年来,柳工集团始终坚守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创造了机械制造行业的诸多“第一”:我国第一台井下装载机、最大吨位的装载机等等。改革开放后,柳工创造了单一型号装载机全球销售超过15万台以上的奇迹。柳工还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在行业中率先建设了覆盖全国的经销商体系。

△2016年,柳工推出一款具有引领性的新产品——垂直举升装载机。(来源于柳工官网)

2015年,柳工建立全球研发中心,向绿色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进军。全国首台5G智能遥控装载机在柳工诞生,实现了从北京到柳州2000公里的超视距遥控。中国南极科考站、白鹤滩水电站、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现场,都有柳工机械的身影。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柳工的发展再次印证:自主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网红食品”,凭借创新“吸粉”

在柳州的众多美食中,“螺蛳粉”最为出名。米粉的爽口顺滑,汤料的香鲜酸辣,令喜之者爱不释手。

△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内的螺蛳粉样品(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如何让原汁原味的螺蛳粉走遍全国,甚至远赴重洋?以工业立市的柳州人,通过开发生产线,制定行业标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措施,将原本堂食的螺蛳粉制作为“袋装速食”。创新推出的预包装技术,又使保质期由30天提高到180天。为了适应国外市场,柳州人在保持螺蛳粉传统口味的同时,还创新研发出了国外版配方。

△袋装螺蛳粉(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在创新销售渠道上,柳州人借助明星带货、网络直播、电商平台等方式,使“柳州螺蛳粉”成为了一款“网红食品”,畅销各地。去年,柳州预包装螺蛳粉销售收入达110亿元,配套及衍生产品销售收入超130亿元。小米粉成就了“双百亿”产业。

总书记发出“创新”动员令

从“柳工”牌装载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鱼峰”牌水泥,到“两面针”牌牙膏、“金嗓子”喉片、柳州螺蛳粉,一系列知名品牌成就了“柳州现象”。2020年,柳州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广西全区的四分之一。

在这背后,既有柳州延续的工业血脉,更有创新驱动带来的“新动能”,助推“柳州制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提升。创新,无疑是诠释柳州发展的“密码”。

△4月8日,广西柳州,“龙城阁”在夜色中璀璨耀眼。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四年前,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曾经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上个月,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这是总书记在“十四五”开局起步之时再次发出的“创新”动员令。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