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举行2021首场越野摩托车障碍赛泥地里的轰鸣

贵州举行2021首场越野摩托车障碍赛泥地里的轰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4-26 10: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2021贵州首届机车文化嘉年华暨越野摩托车林道障碍耐力赛”在贵阳经开区吾悦广场及贵州布依文化创意园举行。共有300名贵州骑友参加开幕式机车巡游,来自内蒙、云南、四川、浙江、重庆等地120名车手参加越野摩托车比赛。开幕式上最吸引眼球的是特技机车秀和说唱现场表演,酷炫的节目瞬间点燃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500台机车从吾悦广场出发,沿着浦江路南延段沿南二环至南惠立交慢速巡游5公里,展现文明骑行、安全骑行的摩托车文化。活动重头戏是贵州布依文化创意园内的越野摩托车林道障碍耐力赛,连日的雨水让赛场的泥地变得又粘又滑,直接提升了赛事的难度系数。“与稀泥的较量”成为这场比赛最大看点。越野摩托车赛设置金组、银组、铜组、新秀组、ADV组五个级别。选手们在激烈的比赛中展现实力,也展现出贵州山地机车文化的魅力。赛场就像一口巨大的“泥锅”,骑士们轰着震耳的油门,也难免不滚倒在“泥锅”里。与泥浆周旋之后的70度斜坡冲刺,是赛事最为激动的一环,车手们冲出“泥锅”,轰着油门向坡顶冲去。

这次越野摩托车赛道在城市中修建,中央的障碍区有乱石、水泥管、挖机轮胎、独木桥、大扇形坡面、终点大长坡(又叫英雄坡)等障碍。“这个赛道属于人工障碍结合天然山地地形,加上林道穿越组合而成的综合性场地。”比赛总裁判朱厚亮介绍。“场地设计参照国际越野摩托车赛道标准设计,一圈长3公里,如果是晴天,这个场地骑起来也很酷。”朱厚亮参与了赛道设计,“在正常的天气下,完成赛道一圈只需要3到5分钟。

但因为连日下雨导致场内的泥土又黏又湿,在比赛时不断搅动,让稀泥的粘性增强,遇到障碍时极易陷进泥水里,此时轮胎打滑,就很难出来。高水平的选手都要摔跤。”赛事承办方贵州省筑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表示,贵州有着得天独厚的山地特色,是发展摩托车运动条件最好的省份之一,以摩托车赛事带动机车文化在贵州的发展,丰富贵州山地旅游文化,非常有意义。

赛事解说员袁杰表示,连日下雨大大增加了比赛的难度。这场比赛也成今年以来难度系数最大的一场,120多位选手完赛率不到20%,对选手是极大的挑战。摩托车比赛需要运动员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体能、现场反应能力、对摩托车的操控能力、对天气和地形的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才能确保完赛。我国老一辈摩托车运动员在世界赛场取得过很好的成绩。近年来,中国摩托车赛事发展很快,最多时一年有包括全国锦标赛在内的数十场赛事。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因为有着山地天然优势,在全国摩托车运动中处于较强位置。

本次赛事也在传播这样的摩托车文化——文明骑行、安全骑行、不去扰民,是车友们必须做到的三点,需要所有摩托车和机车爱好者共同维护。摩托车比赛属于极限运动范畴,比赛的运动车型是体育运动器材,只能在规定的赛道和场地进行训练和比赛。

此次活动由贵州省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运动协会、贵州体育报社联合主办,贵阳经开吾悦广场、贵州布依文化创意园、贵州省筑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肖菡 吴孟雪 张紫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