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慢火车”,为希望而奔跑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4-23 09:06
2021-04-23 09: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坐火车时,你遇到过最特殊的旅客是啥样?近日,在四川攀枝花一列火车上,猪和羊成群结队穿行的画面在网上刷屏,不少网友表示“头一回见到这画面”、“太可爱了”、“这就是人间烟火气”……(4月22日澎湃新闻)

这一趟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列车,就是从普雄开往攀枝花南的5633/5634次扶贫“慢火车”,它穿行于大凉山彝族地区,途经27个站点,乘客大多是彝族旅客和沿线职工。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的大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里群山耸立,地形陡峭复杂,交通出行不甚方便。如此险峻地势,不仅挡住了周边群众外出的步伐,还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民生得改善,交通来开路。5633/5634次扶贫“慢火车”,就是承载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而不停奔跑。

首先,票价超低廉,红利很实惠。“慢火车”最高票价26.5元,最低票价2元,多年来一直未曾变动过;而旅客带上车的牲畜,数量少一般不收费,数量多则象征性补个二三十块的车票即可。这近乎“白菜价”的收费标准,对于沿途低收入的群众来说,无疑是最实在、最温暖的交通红利,进而帮助他们树立走出大山、摆脱贫困的信心。

其次,客车变货车,便民在路上。为了满足当地老乡的需求,扶贫“慢火车”专门设置一节家禽牲畜行李车厢,猪和羊等牲畜上车后,会被赶往专门车厢,实行人畜分离;而部分载客车厢同样进行了改装,两头两尾撤掉一排座位,腾挪出足够大的空间,方便老乡们堆码货物;此外,在保证列车安全的情况下,列车还适度开放交易“微市场”,允许在公平原则下进行农副产品市场化交易。对于广大沿线群众来说,“慢火车”不仅仅是走出大山的交通工具,更是他们摆脱贫困、走向幸福生活的“致富车”、“便民车”。

坐“慢火车”,走致富路。公益“慢火车”的开行,彰显了铁路助力脱贫攻坚的责任和担当,为广大低收入群众摆脱贫困谋幸福,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和有力的保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不过,只要群众有需求,满载为民情怀的“慢火车”就一直会开下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徐向荣、朱明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