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 | 中美合作牵头,低碳转型可能比想象的更快

来源:中国日报
2021-04-22 18: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中美日前发表应对气候危机的联合声明,标志着近期陷入困境的两国关系取得可喜进展。开展气候行动,推动低碳转型已成为各主要经济体的共识。中美气候合作可以为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开个好头,也有利于促进世界合作共赢。

 

中美双方近期发表的《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无疑是一个可喜的进展。回想2015年,中美合作对于《巴黎协定》谈判的成功至关重要;而如今,中美再次携手对于顺利贯彻《巴黎协定》亦不可或缺。

 

较之2015年,今天的气候变化形势更加严峻,气候危机持续深化,并大有加速之势。地球平均气温过去每十年上升约0.2摄氏度,但在最近的一二十年间,升温趋势加剧,差不多每十年升温约0.3摄氏度。地球现在的气温要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2摄氏度,并且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跨过1.5摄氏度的门槛。

 

开展应对气候问题的全球行动势在必行。幸运的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主要经济体都已认识到了这一基本事实。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美国等方最近纷纷做出承诺,要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其中中国的目标是在2060年前。

 

//
加快脱碳步伐
//

 

我相信各主要国家不久就将认识到,世界可以而且应当加快实现零排放目标,起码可以提前到2050年。为什么说这一步伐很可能加快呢?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气候威胁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加凶险;第二,实现净零排放的技术手段也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加丰富。

 

气候变化引发了多种自然灾害,飓风、干旱、洪水、热浪以及森林火灾正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危险。尤其令人不安的是,由于格陵兰和南极冰盖部分脱落,全球海平面可能会整体上升数米。如此大规模的海平面上升对世界各地的沿海城市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与此同时,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其实并不像人们一直以来认为的那样困难。在本世纪中叶之前,技术进步将推动世界资源结构由化石燃料向零碳能源过渡,和国民收入相比,这一能源转型的成本并不算高。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有主要经济体都应当规划出一条明确的零碳能源过渡路径。

全球要实现碳减排,关键要走好以下六步:

第一,所有新建发电设施应当建基于零碳排放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核能,地热等新型能源,而依靠化石燃料的传统发电厂应逐步淘汰。

 

第二,交通运输应电气化,用电动车替代燃油车。

 

第三,取暖和做饭也应从烧煤、烧气改为用电。

 

第四,清洁电能应当被用于生产其他用于工业用途的绿色能源,例如氢能。

 

第五,应发展智能电网等数字技术,以节约能源。

 

第六,人们应改变饮食结构,多摄入植物蛋白,少摄入动物蛋白,这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可以减少环境压力。

//
转型成功经验
//

最近发表的《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中美双方共同承诺,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实现碳中和的长期战略。根据《巴黎协定》,各国应提交不同于短期国家自主贡献方案的“长期”发展战略,并且应说明他们如何实现零排放的具体工作路径。

 

未来几个月,中美两国政府将制定各自的长期战略,它们很可能会得出两个主要结论:首先,电力部门实现零排放并不像现在所设想的那么难。其次,转型的速度也将比他们现在所设想的要更快。中国承诺将在2060年之前实现零排放,但我相信,专家进一步分析后便会发现,2050年之前实现零排放也是可行的,而且对中国和世界都是有益的。

 

中国处于向零排放模式快速转型的有利位置,因为它在一系列重要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如光伏、风电、水电、远距离高压输电网、5G、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电池等。另外,在“十四五”期间,中国还将加大关键技术领域的资源投入,这将使其能够以更低成本、更快实现低碳转型。

 

诚然,如何让那些对碳能源依赖过高的地区和劳动力实现低碳转型,是中美两国均面临的难题。然而要说转型,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的成功经验还多。中国在兼顾包容性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快速的结构性转型,在城市化和劳动力市场的重大结构转变过程中,中国的极端贫困发生率在过去30年间从80%一路下降,最终成功实现“清零”。

//
扩大合作共赢
//

另一件令我欣慰的事就是,最新的中美联合释放了两国将合力助推今年10月将在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大会成功举办的信号。美国目前还不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我希望拜登总统能将这份公约送交美国参议院审议,让美国成为该公约的正式成员。《生物多样性公约》所倡导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而且与实现零排放密切相关,因为不可持续的土地开发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美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的共同承诺,应当为两国在其它多个领域的积极合作开个好头。中美也好,世界也罢,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携手共进,世界合作共赢,其结果必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责编 | 刘夏编辑 | 张钊 郑博临(实习)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