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1-04-22 16: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进入“十四五”,教育界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领域呈现欣欣向荣态势。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4月19日,北京市教委发布《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称,将进一步加大多校划片力度,推进以多校划片为主,结合单校划片的入学方式,严格执行已经公布的多校划片政策。

此前,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重点中学自主招生比例大幅下降,50%~65%的生源名额将按比例分配到各区和各普通初中。这样一来,更多普通学生有望升入优质高中。

目前,南京、青岛等地正在积极实施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方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罗祖兵表示,可以肯定,2021年优质高中招生中,公民同招和摇号派位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这两种招生方式,有效地避免了优质教育资源向优质高中聚焦而引发的教育焦虑。”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一直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和关键特征。这表明,我们正在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罗祖兵说。

建立开放协调联动的教师教育体系

4月19日,“国培计划(2020)”临夏回族自治州骨干教师提升培训项目开班。该项目旨在努力适应学科核心素养新需求,提高学科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打造县市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团队。

目前,各类教师培训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开放、协同、联动的教师教育体系。

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宋德民说,我们将实施新时代强师计划,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进一步发挥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示范引领作用。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向师范院校倾斜,大力推动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启动国家优秀农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高素质农村教师。

在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祁占勇看来,各级师范院校应当将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提升教师教育能力、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列为重要任务;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养教育博士,造就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与此同时,综合性大学也要深度参与到教师教育培养当中,充分发挥其学科综合化优势,为塑造高水平复合型教师贡献力量。”祁占勇说。

提升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

日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相继成立金华市乡村振兴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退役军人学院,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振洪表示,努力提升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要抓重点、破难点、开新局。

进入“十四五”后,各地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各地纷纷启动职业本科教育建设,重点支持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围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求举办职业本科教育。通过在起步阶段就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实现高起点、高标准建设。

加快推动专业转型发展。前不久,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深度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各地职业院校纷纷将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作为主基调,及时开设新专业或动态调整专业,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全体劳动者特别是重点人群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加快形成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并重的办学格局。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2日 04版)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