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鲜切花“出圈” 如何让鲜切花产业“越开越艳”

36岁的卫智强是老城区邙山镇土桥村的一名花农,今年以来,经他种植、收购并卖出的牡丹鲜切花已达30余万枝。”  种植、栽培、深加工、储藏、包装、配送、冷链等产业链不完善,也是制约洛阳牡丹鲜切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洛阳牡丹鲜切花“出圈” 如何让鲜切花产业“越开越艳”

来源:大河网    2021-04-21 07:49
来源: 大河网
2021-04-21 07: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河南日报记者 田宜龙 郭歌

“目前大概有5000枝可以发货,五一后就可以剪枝,保证母亲节供应。”4月19日一大早,洛阳市美冠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静就接到昆明新博涵花卉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顺的订货电话,商量母亲节期间牡丹、芍药等鲜切花的备货需求。

据了解,杨顺为求购牡丹鲜切花,3月初就来到洛阳,一住就是半个月。“准备了800万元钱,就是没有货。”杨顺说。

记者从洛阳市林业局牡丹发展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洛阳牡丹鲜切花销量已超过150万枝,比去年翻了近3倍。其中1万余枝通过航空发往北京、上海、云南、东北等地。洛阳牡丹鲜切花正逐步“出圈”,抢占国内更大的花卉市场。

一边是鲜切花进货商频抛“橄榄枝”,一边是牡丹鲜切花市场供不应求,如何让洛阳牡丹鲜切花产业“越开越艳”?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36岁的卫智强是老城区邙山镇土桥村的一名花农,今年以来,经他种植、收购并卖出的牡丹鲜切花已达30余万枝。

从2019年开始,卫智强就尝试线上销售牡丹鲜切花。“今年线上大概卖了7万枝。”卫智强说,“以前是花采摘下来再找销路,现在是订单来了再采花。”

据了解,在洛阳,超过80%的花农设有自己的网店或其他电商销售渠道。

“‘互联网+花卉’模式,正在助力洛阳的花卉经济持续释放活力。”洛阳市林业局牡丹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黄治民说。

面对火爆的市场,洛阳牡丹鲜切花却常常“一花难求”。

“洛阳牡丹品种花头小、枝短,吸水能力弱,瓶插周期短,做鲜切花存在劣势。”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史国安说,“目前最适合做鲜切花的多为花兢、岛锦、香玉等进口品种,成本较高。且牡丹繁殖速度慢,种苗繁殖周期长,新品种研制跟不上市场需求。”

种植、栽培、深加工、储藏、包装、配送、冷链等产业链不完善,也是制约洛阳牡丹鲜切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洛阳牡丹协会会长付正林说:“大多数花农因缺少技术指导,种不出符合市场标准的鲜切花。”

为解决这些问题,洛阳要不断拉长牡丹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鲜花牡丹、切花牡丹等产业。该市出台《洛阳市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指出,到2025年,牡丹鲜切花年供应能力要达到5000万枝。

“我们将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做好鲜切花产业规划和顶层设计,建立一套适用当前市场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将洛阳打造成国际知名的牡丹鲜切花专业市场和出口基地。”付正林表示。

(郭同欢)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