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乡村振兴样板:潍坊创新提升“三个模式”

全国乡村振兴样板:潍坊创新提升“三个模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4-18 17: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4月18日电(记者 赵伊梦)2021年4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潍坊市人民政府在京联合发布《潍坊市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实践报告》。这是在“三农”工作中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基层创新和实践探索,对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普遍适用经验总结和理论方法体系探讨,可为全国其他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

潍坊市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农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潍坊市在总结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提升“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三农”工作跃上新台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所长袁龙江在发布报告时表示,“三个模式”解决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脱节;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蔬菜生产产业化等问题。


潍坊市委书记田庆盈在致辞中指出,2020年,潍坊市农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038亿元,占山东省的1/10左右;蔬菜产量、畜禽产量均达到山东的1/5左右;农机总产值达到1300多亿元,约占全国的1/4。潍坊用全国1.7‰的土地,贡献了全国7.2‰的粮食、15.7‰的蔬菜、12.7‰的花生,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果园子,成为全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2020年,潍坊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9∶1,降至2以内,低于全国的2.56∶1。


中国农业科学院战略中心组织编制了《潍坊市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实践报告》。报告指出,“三个模式”在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产业发展方式、路径选择和组织推进上,都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创新农业产业化内涵和形态,实现产业化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的良性互动;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践行包容性增长理念,实现共同全面共同富裕;促进三个融合发展,实施乡村全面振兴。


《实践报告》的发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潍坊市战略合作结出的又一硕果,是推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时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将进一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贺信精神,充分发挥好决策智囊团作用,加强宏观战略和政策研究,服务于农业产业发展、区域科技创新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支持。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陈晓华在点评《实践报告》时表示,报告不仅对潍坊农业农村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全国的农业发展也有借鉴意义,是理解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教材。

 

( 赵伊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