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生儿听力健康 纪录片《听风的孩子》全网首播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4-13 10:10
2021-04-13 10: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听、说、读、写”——这是人类学习和掌握“语言”能力的基本逻辑顺序。其中最重要的又属“听”和“说”。

然而,一切的变化首先开始于婴儿“听到声音”的能力。假如“听”出现了问题,会发生什么?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听力水平”和“言语能力”密切相关,听力系统的损坏——也就是“聋”的发生,必然会导致另一系统——也就是言语功能“说”的丧失。耳聋年龄越小,对言语发育的危害性越大,耳聋时间越长,言语失真就越明显。没有“听”的能力,“说话”就是空中楼阁。

中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预防出生缺陷是国家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而耳聋则占据了出生缺陷很大比例。中国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确诊为新生聋儿和新增迟发性耳聋的高达6万人之多,14岁以下的聋童数量为200万人,0-6岁聋童数量80万人。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

继《新聲》之后,中国第二部聚焦听障儿童题材的科普类纪录片《听风的孩子-听见初聲》正式上线,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耳聋,可防可治;倾听世界,我们真的可以!

本片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监制、北京第十缪斯传媒制作,凯普生物特别支持; 纪录片从“语言、遗传、基因检测、听力康复”等不同专业领域和角度切入,实地走访了听力语言康复学校、医院耳喉鼻科、产前诊断中心、新生儿筛查中心以及相关基因检测机构的众多专家、学者和老师,生动纪录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让更多的家庭了解遗传性耳聋和迟发性耳聋,改变听障儿童和他们家庭的生活和命运。不仅对众多准父母和家庭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预防出生缺陷,建设健康中国、提升人民幸福感更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