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格雷厄姆·艾利森日前在与全球化智库(CCG)对话时表示,中美存在竞争,但是两国可以在气候变化、全球抗疫等领域找到合作空间,中国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
中美合作空间广阔
艾利森表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崛起,美国发现自己被赶上甚至被超越。“21世纪初,美国是各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而2021年,中国成为了几乎每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国。一代以前,美国曾是世界制造工厂。而现在,世界制造工厂是中国。”
艾利森认为,在全球化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脱钩”。在他看来,中美两国领导人都有着透彻的见解。中国领导人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是囿于旧模式;美国领导人也担心陷入无休止战争,最终导致灾难性后果。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中美两国可以在气候变化、全球抗疫等领域找到合作空间,即便存在第三方触发的冲突,二者也可以找到协调和合作的方式与机制。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期间,双方一致同意将建立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艾利森认为,我们可以由此看到中美关系更广阔的前景。
赞赏中国智慧
艾利森表示,很欣赏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智慧,很高兴看到有人认为中国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称,北京翻修一座桥梁仅需数十个小时,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商学院之间那座桥梁的翻修花了几年时间;美国加州修建从洛杉矶到首府萨克拉门托的高铁,花了850亿美元,然后就放弃了,而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超过3.5万公里。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美国有很多需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艾利森说。
(编辑:王辉)
(严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