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拜谒长眠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国际友人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拜谒长眠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国际友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4-08 10: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4月8日北京电(记者 刘玄)4月7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同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英国中国了解协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纪念活动,缅怀来华参加中国抗战、革命和建设,并长眠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外国友人。

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之子、中国工合国际主席柯马凯Michael Crook作为国际友人亲属代表,一一介绍长眠于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国际友人。柯马凯说,来自不同国家的友人长眠于八宝山苍松和银杏间,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满怀对中国永恒的热爱,把自己的命运与这个国家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表示,上世纪早期,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斗争和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时刻,白求恩、柯棣华、艾黎、马海德、斯诺、汉斯•米勒、史沫特莱、爱泼斯坦、邱茉莉等一大批国际友人,虽然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新西兰、苏联等不同国家,但都怀着一个共同的崇高理想和正义信念,认同、选择人类进步的正义事业,放弃在本国安逸的生活,冒着生命危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这些国际友人活跃于上海白色恐怖之中,深入延安革命圣地,奔走于抗日战争最前线,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把青春和智慧献给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正义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不朽贡献。其中,白求恩、柯棣华、何克等国际友人还为中国的正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美国记者斯诺、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特朗等始终坚持客观、真实报道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中国正义事业发声,做出了积极贡献。

林松添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时刻来祭奠长眠在这里以及长眠在中华大地的国际主义战士,就是要对那些为中国反法西斯战争、革命和建设作出不朽贡献的国际友人表达感恩,感谢他们坚持正义、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国际主义精神,感谢他们为追求人生理想,维护世界公平正义,支持中国正义事业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就是要表明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都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国际友人;就是要告慰这些国际主义精神的先行者、践行者,他们当年的崇高选择是正确的,为人类正义事业做出的牺牲是值得的。今天中国人民已过上了幸福小康生活,不再遭受战乱、贫困、饥饿、大流行疾病之苦。就是要告诉世界无论什么时候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都有时代光芒和现实意义,我们将继续接续和弘扬新时代国际主义精神,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繁荣做出新贡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林松添表示,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正义事业始终得到国际有识之士的理解、同情和支持,一路走来从不孤单。过去,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击日本侵略战争进程中,有数以千计的国际友人与我们并肩战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广交深交世界朋友,拥有了覆盖全球的朋友圈和合作伙伴网。如今,中国人民奋进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也必然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国家和友好人士的理解、支持与合作。

林松添说,很遗憾看到,今天,美西方国家抱持已经过时的冷战思维,无心也无力解决本国疫情肆虐和人道主义灾难,却依靠谎言治国,坚持以意识形态划线,挑起地缘政治斗争,打压、围堵中国发展。

“我们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中国发展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有更多怀着正义感的有识之士理解、支持中国,同中方携手致力于维护和促进美好世界和平发展。”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