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罗营茶香飘四方

来源: 中国搜索
2021-04-07 14: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些天,我和儿子是白天睡觉,夜里加工炒茶。”4月6日,记者见到淮滨县占龙茶叶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罗占龙时,他刚起床。

来不及寒暄,他张罗着给我们泡了一杯刚刚炒制好的茶叶,记者望着水中舞动的嫩叶,再看看一脸疲惫的罗占龙,“茶香”来之不易。

在淮滨,淮河“走到”邓湾乡罗营村时,拐了一个“U”字型的湾,留下冲积平原400亩。

近年来,罗营村另辟蹊径,利用淮河滩涂气候湿润的特质,大力发展茶产业。

“我们隔河眺望潢川县种茶大乡踅孜镇。你看,这段河面,每到早晨六、七点钟时便雾气缭绕,犹如一种薄薄的细纱蒙在河面上,太阳一出这些雾气便落到了河两岸上的茶树上,这些雾气随之被茶叶全部吸收。”罗占龙告诉记者:“因此说,我们这里种的茶有着别的地方没有的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罗营村土壤属于潮土土类、灰潮土亚类灰两合土和灰淤土交混土壤,磷、钾等矿物质元素丰富、质地砂粘适中、土酥绵软、耕层深厚、保水保肥、耐旱耐涝,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出产的茶叶白毫显露、味香醇厚。”原河南省公安厅驻罗营村第一书记李胜利专门请来专家,为罗营茶做了科学验证。

淮滨古称乌龙集,是千里淮河上一座重要的码头,船运带来了茶种子、种茶技术,勤劳的淮河儿女学会了种茶、炒茶。

“其实,邓湾乡罗营村有一个源远流长的古名‘茶塘湾’,出产的就是距今已经有500多年历史的罗营茶。2010年,在我县台头乡吕大营村出土一批明代石佛像,佐证了今罗营村古‘茶塘湾’的历史。”淮滨县文物专家尤新峰告诉记者。

这里的茶宛如养在深闺里的佳丽,其美名不外扬。现在正是新茶上市的时间,在罗营村,随处可见提着茶兜儿的村民,他们有的忙着赶往茶林,有的赶往茶场炒制。

记者在罗占龙的茶场里看到,那机器声轰鸣不断,工人们正忙着搬运茶箱,色选机、抖筛机、拣梗机不停地运转……

“家里的人都爱喝咱淮滨茶,我上午十点来到这里,截止到下午五点,共采购了60多斤鲜叶,准备让罗老板炒制好带回去。”市民孙芳在茶场里不停地筛选铺在地上的茶叶。

“为了抢占市场,我们注册了‘淮春’牌茶,经多次外出考察、改良品种,我们的茶现在特点是滋味鲜爽、香气浓烈。”罗占龙说,“这茶在市场上很‘俏’,可以卖掉广东、福建那边,经广东那边的客商可以卖到越南、老挝等国家。茶,俨然成了我们村一项脱贫致富的好产业。”

靠着种茶和到合作社打工,罗营村贫困户罗志甫,把一座破败的农家小院改造成了两层小楼,日子过得美滋滋。“茶叶是个好东西,一个小叶子就能改变我们一家,我现在种茶、管理、炒制样样精通,一年光靠茶叶能挣4万元。”罗志甫格外开心。

“现在,依托淮滨县占龙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我乡共发展茶林1000多亩,茶香誉满四方。罗营村正积极打造一批有资质的农家饭店,主推村子里出产的茶林鸡、桑林鸭、淮河鱼等特色菜。”邓湾乡党委书记杨昌兴说:“现在的罗营很美,通村通组通户路路畅通,种养殖等各项产业遍地开花,乡村游可以选择来这里。”(淮滨县委宣传部供稿 符浩)

(符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