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李英军:稻鸭共作奔富路

来源: 中国搜索
2021-04-06 16: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李英军在查看秧苗长势 曹良刚 摄

4月5日,商城县河凤桥乡栏杆桥村碧水蓝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里,机器轰鸣,负责人李英军正在开着犁田机平整秧田,十余农户正在拔田边的游草,筑田埂。

“去年流转接近1100亩田地,种出优质水稻100多万斤,养殖稻田鸭10000多只,纯收入近40万元。今年我很有信心,准备发展鸭田稻1600余亩,还有10天再生稻就可以插秧了。”李英军信心满满地说。

据了解,李英军从2016年开始承包土地发展种养殖,主要从事稻鸭共作,中药材种植,冬季还种植小麦和油菜,2017年11月成立合作社,目前共投入资金300多万,用于修塘、渠,购买各种农业机械设备,以及厂房。

  农户在帮合作社平整秧田 曹良刚 摄

“我看到当前农村很多棒劳力都外出了,很多田块都无人耕种,很可惜,我就下决心把这些田地都种起来。一开始没经验,种七、八十亩,后来逐年增多,今年发展到1600余亩了,涉及到河凤桥、上石桥、李集三个乡镇,流转成本150元/亩。”李英军接着说,“合作社现有固定员工8人,大忙季节每天临时用人60到80人,特别是栏杆桥村有劳动能力没外出的已贫困户都给我干过活。”

“我常年在合作社干活,150元/天。李英军人很好,还经常手把手教我们稻鸭共作种植技术。”正在田里干活的已脱贫户蒋雨军说道。

据李英军介绍,稻鸭共作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和不间断的活动,为水稻生产“打工”。鸭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又抑制了田间杂草生长,同时,鸭的粪便作为肥料,达到鸭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刺激、松土的效果。而稻田则为鸭提供劳作、生活、休息的场所以及充足的水源和丰富的食物,两者是互为依赖的统一体。

  农户在筑田埂、拔游草 曹良刚 摄

“以目前的市场价格,稻鸭共作以每亩稻谷产量800斤、麻鸭出栏18只计算,每亩除去成本净利润达1500元以上,是常规水稻种植方式净利润的4倍。同时,每亩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投入100元以上。稻鸭共作生产出来的大米生态环保,绿色无公害,通过原耕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稻田鸭卖往城关各大酒店、茶市场,也供不应求。”李英军介绍说。

“李英军非常勤劳,非常能吃苦,他把老百姓闲置的田地都利用起来,发展稻鸭共作、种植小麦油菜和中药材,一年四季都没闲的。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就需要一大批像李英军一样倾心发展产业的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他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乡亲增收致富。”栏杆桥村村支书余宏微笑着说。(商城县委宣传部供稿 曹良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