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中铭记——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清明祭扫见闻

来源:新华网
2021-04-03 17: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邰思聪)4月2日上午,北京市延庆区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的烈士纪念碑下,延庆区第五届清明诗会在蒙蒙细雨中开始。

延庆曾作为平北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安葬了众多牺牲在这里的烈士。作为纪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高14.2米的纪念碑于1989年落成。与传统纪念碑对称格局不同,平北抗日烈士纪念碑以突出碑身的步枪、断了尖的刺刀造型,伫立在纪念园中央。

“伤痕不曾淡去,依旧刻在心里,耻辱不曾忘记,但对挑战已不再畏惧。”驻延部队、中小学生、干部群众等80余人在现场观看诗歌朗诵和话剧。

今年9岁的林子轩就读于延庆区第三小学,平时喜欢诗歌朗诵和表演的他,第一次在烈士纪念园中演绎抗日战争期间儿童团团长杨来祥的故事。大庄科乡汉家川村的杨来祥,9岁时帮助村里的民兵们送信放哨,事迹被当地人传颂。

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负责人吴晨晨说:“我们根据平北真实发生的抗战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故事发生时杨来祥仅有9岁,让小朋友饰演这个角色也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加铭记这段历史。”

“我现在是一名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园中表演英雄们的经历对我来说太难忘了。我希望未来能够成为一名军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林子轩说。

如今,在平北这片红色热土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祭奠烈士的队伍中。据统计,自2008年免费向社会开放以来,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年接待量达20余万人次,烈士们的事迹被更多人熟知。

吴晨晨表示,清明时节,以诗会的形式祭奠英烈,歌唱了新时代的红色精神。延庆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未来,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将通过更多形式讲好红色故事、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用红色精神激励广大平北儿女。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