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琉璃河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基址建造年代不早于西周早期,废弃年代不晚于西周晚期,时间跨度较大,对于研究早期建筑工艺、建筑结构和遗址兴衰具有重要价值。

北京琉璃河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4-01 17: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王晶介绍首次在城内发现结构清晰、内涵丰富的成规模夯土建筑基址。(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中国日报4月1日电(记者 邹红)2021年4月1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处获悉,北京琉璃河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首次在城内发现结构清晰、内涵丰富的成规模夯土建筑基址,夯土建筑上可见至少四层人类活动面,基址建造年代不早于西周早期,废弃年代不晚于西周晚期,时间跨度较大,对于研究早期建筑工艺、建筑结构和遗址兴衰具有重要价值。

北京琉璃河遗址考古现场。(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是西周时期燕国的都城和始封地,现存西周时期的夯土城墙、城内遗存和墓葬区。琉璃河遗址距今逾三千年历史,是目前北京地区可追溯到的最早的城市文明源头,被誉为“北京城之源”。1988年,琉璃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2020-2035年)》正式发布。

北京琉璃河遗址考古勘探土样展示。(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考古队对发掘出土的自然遗物开展了植物考古分析,出土的炭化植物种子包括粟、黍、小麦、大豆、大麦等,反映出琉璃河先民以粟、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北京琉璃河遗址考古现场展示的2019年以来出土的青铜环首刀、铜箭镞、玉玦、绿松石及石器、骨器、陶器、陶片等文物,表现出燕、周、商多种文化特征。(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