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写作如何改变一个西海固女人的命运 她和她的《出路》——马慧娟作品创作访谈在北京举行

读书和写作如何改变一个西海固女人的命运 她和她的《出路》——马慧娟作品创作访谈在北京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4-01 08: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31日上午,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宁夏人民出版社承办的“她和她的《出路》——马慧娟作品创作访谈”在第三十四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8号馆现场举行。农民作家马慧娟携新书《出路》,与鲁迅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李蔚超,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岩温宰香,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马永珍等嘉宾和部分热心读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出路》是马慧娟2021年完成的最新力作,是一部讲述马慧娟自己在党和政府移民搬迁和扶贫政策的扶持下,不屈奋斗、追逐梦想,逐渐实现人生价值的长篇原创自传体小说,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与事件,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与西海固的乡亲们对过上好日子最深沉的坚守与渴望、对贫穷困顿的挣扎、对未来的彷徨、对获得新生的喜悦,反映宁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接续奋斗拔掉穷根奔小康的历史进程,为人民抒写、为时代立传。

此次访谈中,马慧娟分享了她如何通过读书和写作,实现了一个骑在驴背上的辍学少女到中国作协会员、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转换,以及《出路》的创作初衷——艺术再现西海固移民的心声:黄河水甜,共产党亲。与会嘉宾李蔚超、岩温宰香和马永珍分别就《出路》的写作背景、内容、意义及马慧娟的写作风格等做了点评发言:马慧娟的作品扎根乡土、深入生活、深植时代,这些文字,是住在城市、坐在书斋里的人无法写出来的;她笔下的文字质朴而鲜活,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情感自然,有着明显的辨识度和画面感;《出路》不仅是一个西海固回族女人的抗争奋斗史,更是一个家国的脱贫奋斗史、一个时代的艰苦奋斗史……

最后,马慧娟现场回答了记者和热心读者的提问,并计划今后把写作的关注重点将落在对乡村的重新审视上,去追寻人们思想上的新变化,讲述寻求新出路的故事。(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