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消息,春意盎然,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将至。为增强洛阳、西安两地交流合作,4月1日起,洛阳至西安,每日开行G2007/G2012次“牡丹号”高铁旅游列车。(3月30日 新华网)
旅游专列由来已久,在经过多年的探索之后,一批批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陆续登场,丰富了百姓生活,繁荣了旅游市场,活跃了经济发展,在旅游旺季加开旅游专列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民生工程。目前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开行春季旅游列车正当其时,与现阶段的发展思路一脉相承,与新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在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到来之际,“牡丹号”高铁旅游列车的推出恰到好处,完全迎合了百姓的生活需求,值得广泛推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列车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品位。可以肯定的是,旅游专列的本质目的就是为旅游服务,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让旅游不再只是享受目的地的风景,而是一路旅途、一路风景、一路精彩。近年来,为打造优质旅游品牌列车,铁路部门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探索。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呼伦贝尔号”旅游专列推出文化沙龙车、风味餐车、购物列车等多种车型,让旅游、观光、休闲有机融为一体。在四川成都,“熊猫专列”的开行,将绿皮车改造成星际酒店,打造出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高端旅游专列,将沿线省份旅游景点无缝衔接起来,让旅客感受到别具匠心的旅行体验。
诚然,当前铁路部门已在市场化道路上走过了一段路程,一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运输服务日益凸显,运输品牌更加丰富,公益属性、商业价值逐渐深入人心。此次“牡丹号”高铁旅游列车也正是沿着市场化的运营模式而产生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那么旅游自然成为追求精神生活丰富的最佳方式。回想高铁还未开通的时候,在短暂的假期里,只能在家门口附近走走。时至今日,“八纵八横”高铁网加速完善,1小时生活圈、3小时生活圈就在眼前,随到随走已成为常态,而来往于洛阳和西安之间的高铁旅游专列也有效满足了人们短期跨省游的梦想。毫无疑问,这一运输模式已与时代的发展节奏相吻合。
众所周知,春季是外出踏青、赏花的最佳季节。为抓住这一机遇,铁路部门主动调整,开行了诸如“牡丹号”的高铁旅游列车,在赢得良好口碑的同时,也有效落实了“春运不足春游补”政策,一举两得。
总的来说,旅游和高铁的融合发展既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也是新时代百姓生活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弘扬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有力抓手。有了良好的基础,今后的发展更不能放慢脚步。要深知,实现高铁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与旅游市场无缝衔接,还需要相关政策拓宽渠道,同时还要提升服务品质,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旅客的满意指数。如此以来,高铁旅游专列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局面才会经久不衰。(王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