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郎升级定位仍不忘初心,郎酒致力地方脱贫实现2个小目标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3-31 09:35
2021-03-31 09: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贫困地区的发展,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在这场长久战中,很多扶贫故事与事迹流传。其中,郎酒所处的古蔺县前不久就刚刚脱贫。这里是酱酒生产的黄金产区,也是酱酒名企郎酒扎根的地方。

近日,在青花郎战略定位升级发布会上,人民网记者曾就此向郎酒领导人提问:郎酒作为地方支柱产业,是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的?

郎酒董事长汪俊林的回答,让我们更全方位的了解这个白酒企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的助力动作,以及如何建立产业脱贫体系。

据了解,古蔺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农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也是当地农民维持生计的重要方式。但受制于地势环境,传统的农业产业链条并没有太大优势。

近年来,郎酒利用其酿酒优势,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当地农业、旅游业、服务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

建成40万亩米红粱种植基地,米红粱是酿造酱香型白酒的核心原料,郎酒以米红粱种植产业项目为抓手,实施产业精准扶贫,带动农民增收。

通过对米红粱的种植与收购,给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在川南区实现帮助8000多个贫困户、6万余人脱贫。

产能不断增加,郎酒目前年产优质酱酒4万吨,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预计明年可提供2万个岗位。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根据汪俊林的计算,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启用之后,年用米红粱4.5万吨、小麦6万吨,可令10万农民获益;新增4000人就业,可以直接帮助4000个家庭实现增收。

在精准扶贫工作和提升员工收入方面郎酒下了大力气。这不是表面上说说,而是因为大家消费白酒,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升级,只有解决了基本生活保障,才会考虑消费,得先让大家兜里有钱,才能消费。

目前,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上,郎酒通过自身企业发展带动古蔺当地发展也颇见成效。

3月19日,青花郎战略定位正式升级为:赤水河左岸 庄园酱酒。这一升级意味着郎酒将打造世界级庄园和世界级庄园酱酒,青花郎迈入庄园酱酒时代。

汪俊林强调,庄园建设不是简单搞旅游,也是乡村振兴的一种典型的代表。今晚即将首秀的“中国郎·山谷光影秀”的制作,是一流水准的,也是免费的。郎酒最核心的追求还是做好本质,酿好酒,用高品质产品,创造高品质生活。

“庄园酱酒”这一定位也无疑会让更多人看见高品质的青花郎,看见中国自己的白酒庄园。基于此,偏远的山区才能在精神和物质上双双融入发达地区,实现与一流水准的对话,这对实现乡村振兴将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