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同学们已逐步开启第二轮复习。在这个阶段,同学们需要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刷题和应试技巧上,由此也会逐渐发现自己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以高考英语听力部分为例,这一阶段的测试题目往往会将易错陷阱“包装”起来,给同学们挖坑,过多的干扰因素会导致同学们在听力问题频频出错。因此,在英语听力的复习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要多听多练,也要找到听力部分出题的迷惑点,从而提升做题水平。对此,新东方在线老师分享了三类常见听力“陷阱题”,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做到早早避“坑”。
“数值比较”误区
作为英语听力的典型例题,“数值比较”一直在考试中频繁出现,也是同学们的易错所在。新东方在线老师指出,此类题型通常存在两大“陷阱”。一是长串数据连报,引发辨别误区,例如涉及billion,million等关键词汇时,同学们首先需要保持冷静思维,听清楚连报的每一个数字,然后按照英文数字表达习惯翻译出来即可。二是数据解释混淆,细节辨别失误,例如材料中出现多个场景的多个数据,同学们此时应在试卷中将所听数值与题目中各个场景进行组合对应,然后重点听清题干要求,具体要求回答哪个场景就对应哪个数值,切勿听到数值就急于填写答案。
“信息拆分”误区
和“数值比较”类题型相似,“信息拆分”的误区也在于信息细节部分辨别困难。高考英语听力中,材料通常不会就完整信息进行连贯播报,而是会选择性的进行信息拆分。因此同学们在遇到此类题型时,要着重关注两大重点,一是圈画题干的关键要求,确定最后的决定性问题,二是仔细区分听力材料中的隐蔽信息,尽早将干扰答案进行排除。新东方在线老师指出,这类题型在高考英语听力的占比较大、形式复杂,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下载新东方在线APP,在线进行“信息拆分”类题型的测试练习,或向老师咨询请教更多提升方法。
“同义替换”误区
“同义替换”顾名思义就是用生僻词汇或近义词组去替换题干中的关键词组,这类题型最大的难点和误区在于,同义词组可能出现两至三种近似答案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应对此类问题,新东方在线老师给出两大建议。首先是提升词汇量,同义替换实质就是对同学们词汇量的变量考察,因此平时多积累词汇,多纠正词汇发音能够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其次是提前阅读题目找出关键词,同学们在做题前可以先快速扫题,圈定题干中的近义词组或同义短语,这样在听力过程中能够更快锁定关键词、排除干扰项,找出吻合程度最高的选项。
高考一轮、二轮复习是一个不断查错、纠错、补错的过程,或许这段时间冗长且枯燥,但却能更快地提升同学们的水平。因此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不断自查,找到问题所在,同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去应对挑战,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