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拟用3年时间建成“中国革命博物馆城”

延安拟用3年时间建成“中国革命博物馆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3-30 13: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30日电 陕西省延安市政府日前公布《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拟用3年时间将延安建成守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示范城市、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革命圣地、彰显红色文化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和助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典范。

据了解,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公布6个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延安被列入革命专题类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成为全国唯一的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在省文物局支持指导下,延安编制《方案》上报国家文物局,2021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并予以公布。

《方案》明确,以保护研究为前提、以展示利用为核心、以融合共享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规划、整体保护、研究阐释和展示利用,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将革命文物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符合延安实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初步实现延安革命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守护中国革命精神标识;建设范围为延安13个市县区,以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13年革命史为重点,涵盖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相关文物与文化资源等,涉及革命旧址445处。

《方案》指出,依托延安密集的革命旧址和类型丰富的博物馆,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城乡文化、自然风貌展示相结合以及保护利用工程高标准实施,革命文物本体保存状况全面改观,革命旧址周边环境明显改善,革命文物管护力量切实加强,革命文物和历史文物保护统筹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得到凸显,革命文物在传承弘扬延安精神方面作用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得到彰显,为共产党员提供更多更好精神之钙;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和新媒体广泛运用,旧址展示水平不断提高,革命文物教育体验不断提升,革命文化氛围更为浓厚,以延安精神为核心的革命文化城市肌理基本形成,革命文物内涵价值和空间特质融入现代生活。

《方案》强调,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改革深化,加强理论武装、优化管理体制、统筹规划衔接、探索非国有产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途径、创新共建共享模式、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统筹保护利用,构建展示体系,创新保护方式、加强研究阐释、提升展示水平、拓展利用途径;开放协同融合,推动区域发展,凸显城市红色基调、助推老区振兴发展、融入教育培训体系、促进文旅融合、借力媒体传播。成立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全面领导建设工作,市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省文物局加强与市政府、省内相关部门的协同和对延安的业务指导,保障示范区建设政策环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