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院”成了村里老人的精神乐园

3月20日上午,河北省清河县谢炉镇王双庙村的十多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收拾好走出了家门,他们来到村里的“爱心小院”,看会儿唱大戏,然后中午集合在一起唠嗑聚餐。就在老人们随着高亢的河北梆子沉浸在戏文里时,“爱心小院”东南角的厨房里,几名妇女配合默契地张罗起来一桌子饺子宴。

“爱心小院”成了村里老人的精神乐园

来源:中国妇女报 2021-03-27 10: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20日上午,河北省清河县谢炉镇王双庙村的十多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收拾好走出了家门,他们来到村里的“爱心小院”,看会儿唱大戏,然后中午集合在一起唠嗑聚餐。

就在老人们随着高亢的河北梆子沉浸在戏文里时,“爱心小院”东南角的厨房里,几名妇女配合默契地张罗起来一桌子饺子宴。

“每周六老人们不用做饭,可以来吃,花样也挺多,炖鸡、炖排骨,比一个人开灶吃得香。”闫大爷说。

“村里想着我们这些老人,给我们生活提供便利,真是感谢他们!”王大娘说。

王双庙村是个不算大的村子,现有人口1345人,耕地面积618亩,党员50名。因为在“羊绒之都”清河,村里没有闲人,大多以羊绒分梳及羊绒深加工、劳动服务为主,全村拥有一般纳税人企业就10余家。2018年至2019年连续被阿里巴巴评为“淘宝村”。

乡村振兴,需要乡民富裕、乡风文明。近年来,王双庙村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新风尚活动,先后获得“邢台市文明村”“邢台市移风易俗文明乡村示范村”等称号。去年清河县妇联与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共同创新打造了王双庙村“爱心小院”志愿服务项目。今年3月,该项目入选了中央文明办《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

王双庙村党支部书记王福生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随着年轻人进城务工做生意的越来越多,村里留守、空巢、独居老人不断增加,缺少家人的陪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起‘爱心小院’。在清河县妇联的指导下,村妇联动员村里的妇女参与到‘爱心小院’建设中,让这里成为老人们的精神乐园。”

王双庙村文明实践站站长王贺昌介绍,今年的“爱心小院”按照“八个一”的模式建设,即一厅(爱心餐厅)、一金(志愿基金)、一堂(小院讲堂)、一室(百姓说事室)、一屋(义务理发屋)、一队(系列志愿队)、一会(志愿检委会)、一超市(志愿积分超市),吸引群众走进来,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火”起来。

“基金+队伍”,是“爱心小院”办起来的保障。村“两委”组织村内20余家企业爱心人士捐助15万元成立志愿基金,由专人负责,参照本县慈善基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严格进出流程,用于“爱心小院”开支。同时村里成立了“美洁嫂”和“俏厨娘”两支志愿服务队,由村里43余名家庭妇女组成。“美洁嫂”帮助老人清理家院,整理卫生;“俏厨娘”三五人一组,每周六轮流担任“爱心餐厅”厨娘,负责采购、烹饪等相关服务,为老人们免费改善生活。另外,县妇联还帮助建起一直由县城美发师组成的志愿理发队伍,定期到村里义务理发。

“现在村里有54名75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分成了三组,周六轮流到‘爱心小院’享受免费午餐,身体不便的老人我们会送餐和照料。等到过节日时志愿者们齐上阵,叫上村里所有老人在一起热热闹闹庆祝节日。从去年11月开始运行,老人们在这里聚餐30多次了。”村妇联主席梁丙雪说,前不久,村里82岁的老人闫荣江过生日,村里买来蛋糕,请来幼儿园小朋友演节目,叫上老人们一起给他庆祝。闫荣江激动地说:“这是我这辈子过得最欢喜有意义的一个生日!”

在清河县妇联的指导下,村里设立了“积分激励机制”。对村民拾金不昧、孝老爱亲、互助友爱等善行由村志愿检委会进行评议积分,群众可依据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作为奖品。

据介绍,“爱心小院”运行半年来,已开展综合性志愿服务活动25场,解决群众诉求100余件,服务群众1200人次,兑换奖励积分2000余分,形成了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潮,树立了乡风文明新风尚。

(周慧玲)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