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吕宸:我在抖音讲艺术的“周边知识”

2021-03-26 08: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年3月17日,抖音在北京举办主题为“艺术·创造·生活”的艺术创作者大会。会议展示了短视频行业首个艺术行动“DOU艺计划”的阶段成绩单,公布了抖音建设艺术内容生态的长期规划。大会现场,抖音艺术科普创作者吕宸发表演讲,与到场观众分享用短视频科普艺术史的心路历程。

作为一名艺术史专业的学生,吕宸说自己并不会画画,周边人也很好奇一个“不懂艺术创作的人”到底在学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他坦言,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自己。直到遇见了抖音,他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他在为想要欣赏艺术的普罗大众,做艺术史的科普。

吕宸的第一条视频讲的是世界名作《自由引导人民》。与传统的画作解读不同,他没有讲述这幅画的艺术主义、精妙笔法,而是与大家分享了藏在画作右上角的巴黎圣母院的细节,“以小见大”。带领大家还原德拉克罗创作时的内心故事。这条视频很快得到了不少粉丝的喜爱,大家纷纷留言道:“画居然还可以这么看,挺有意思!”

吕宸认为,抖音为他从图像领域科普美术史提供了绝佳的平台。通过抖音,他带领用户走进艺术画作中“鲜为人知”的有趣细节,以生动诙谐的方式,为大众深入浅出地普及古典艺术之美。

虽是一名“艺术生”,吕宸却觉得并不是只有学艺术的人才能了解艺术、欣赏艺术。每个人都享有从艺术中获取精神养分、得到美感慰藉的权利。但欣赏古典艺术画作,需要的不仅是艺术审美,还有繁杂的学科背景知识。吕宸发现,抖音上有不少志同道合的科普创作者,视频内容涉及历史、人文、生物等众多领域。这就为多元学科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像“知识库”一样的平台。他回忆,自己在讲解《丟勒犀牛》这幅画时,去请教了同在抖音拥有科普账号的博物学者张辰亮,“刨根问底”欧洲到底有没有犀牛。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看懂这些图像,需要多方面的‘周边知识’,人们看不懂,不是不想看懂,而是对某个领域知识的缺乏。这就是我的任务,用艺术与图像作为切入口,糅合其他学科知识,做大众听得懂的人文科普。”

吕宸深信,只要大家点开他的抖音账号,他就有机会将这些知识传播给大众。所以,他对视频内容严格把关。尽管风格诙谐幽默,但视频中展示的资料都是经过他严格考据的,绝不随意。用有趣的风格做最严谨的科普,是吕宸的创作追求。“我希望用比较好玩的方法,把这些知识带给大家。大家对艺术了解的越多,感受到的美好就越多。”

最后,吕宸分享了《笑忘书》中一句对他偶像梁左先生的描述,“我若能让一颗心免于哀伤,那我便不虚此生。”吕宸说,这句话他记了很多年,他的抖音艺术科普初心也始于此。

“若是大家能通过有趣的内容关注到我,从而得到那些能克服恐惧的知识,最终走进治愈心灵的艺术,那我也就不虚此生了!”

1616664503776857.jpg

(图为抖音创作者吕宸在抖音艺术创作者大会发表演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