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贵州省一顿农村学生营养午餐的诞生

图为荔波县学生营养午餐配送中心工作人员为配送车消毒。中新网贵州荔波3月23日电 题:探访贵州省一顿农村学生营养午餐的诞生 图为荔波县教育局学生营养午餐办通过监控可随时查看学校备餐全程。

探访贵州省一顿农村学生营养午餐的诞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03-23 21: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探访贵州省一顿农村学生营养午餐的诞生

图为荔波县学生营养午餐配送中心工作人员为配送车消毒。周燕玲摄

中新网贵州荔波3月23日电 题:探访贵州省一顿农村学生营养午餐的诞生

作者 周燕玲 蒲文思

凌晨五点,位于贵州省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的营养午餐配送中心灯火通明,蔬菜、牛奶等学生营养午餐所需食材按储藏标准分区存放,十多位配送员麻利地把分拣好的食材装车发货,冷链配送到荔波县104所学校。

“配送的蔬菜昨天刚从村民菜地收购而来,猪肉也是凌晨三点宰杀的。”荔波县学生营养餐配送中心工作人员禹小阳说,每天出仓前,发往各所学校的食材都需确保农残检测、检疫合格。

图为荔波县教育局学生营养午餐办通过监控可随时查看学校备餐全程。 周燕玲 摄

装车消毒结束后,13辆冷链配送车陆续出发,记者跟随学生营养午餐食材配送车辆前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配套学校——荔波县第五小学,探访贵州省一顿农村学生营养午餐的诞生。

山区省份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农村学生上学山高路远,能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午餐是他们最大的期盼。过去由于条件简陋,学生中午在校吃饭难的问题一直没得到有效解决。为此,2012年贵州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并实施了以“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为的“贵州特色”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约30分钟车程,冷链配送车抵达荔波县第五小学,2名配送员先把配送食材的农残检测报告交到学校后勤负责人手里查阅,随后把分袋装好的食材进行上秤检查。期间,食堂后勤负责人打开口袋查看,并不时用鼻子凑近肉类检查是否新鲜。

图为荔波县第五小学的学生在食堂打吃营养午餐。周燕玲 摄

上午10点,食堂工作人员按照每日供餐食谱开始备餐,荔波县教育局学生营养午餐办的电子大屏幕上可随时查看食堂备餐全过程。一个小时后,豆干炒牛肉、土豆丝炒肉、花菜炒肉以及萝卜排骨汤,热腾腾的三菜一汤出锅,菜香味充溢着整个厨房。

与此同时,按班级分配好的水果、常温牛奶和热牛奶亦准备完毕。记者看到,每日入口的餐食,学校都做好留样,午餐时间各年级学生按照错峰就餐安排并自助打米饭,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菜品。

“营养午餐的钱不经过我这个校长之手,全部吃到学生的肚子里。”荔波县第五小学校长柏海说,国家补助的4元由县财政局直接打到营养午餐配送公司,学校代收的4元则上交到县教育局指定的账户上进行监管。

图为荔波县第五小学学生自取牛奶。周燕玲 摄

在柏海看来,县教育局统一管理学生营养午餐资金减轻了学校负担,食材统一配送则保障了学生的食品安全。

贵州省农村学生营养午餐还设置了家长陪餐环节,在食材安全、营养搭配、餐食口味等方面全面接受家长监督。“比我们家里面吃得还好,每一餐都有荤菜和水果。”正在陪餐的学生家长张红日说,自己小时候觉得能吃饱就是奢望,现在的学生不仅能吃饱还吃得更有营养。

记者在荔波县第五小学留意到,全校1300多名学生的餐盘里很少看到剩饭剩菜,餐盘里剩余的都是辣椒、生姜等佐料。采访结束后,记者也品尝了该校营养午餐,三个晕素搭配的菜肴不仅色香味俱佳,还特别适合贵州人的口味。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0年,6岁至12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变化最大的是12周岁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了5.3厘米。从2013年到2020年,小学生贫血率从12.5%降到10.9%,初中生贫血率从13.1%降到9.2%。

  图为荔波县第五小学的一名学生在吃午餐。 周燕玲 摄

在贵州省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清看来,营养午餐彻底解决了贵州广大农村学生就餐难问题,既减轻了农村家庭负担,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有了保障,又促进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截至目前,贵州累计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专项资金236.29亿元,每年惠及87个县1.1万余所学校380余万名农村中小学生。从2016年起,贵州还将营养改善计划延伸到农村学前教育阶段,每年惠及农村学前教育儿童80万人以上。

张清说,贵州各地根据学生身体成长的需要推进实施“4+X”供餐标准,荔波县就是在国家4元钱补助的基础上,学生家庭再自愿承担部分就餐费用,共同提高供餐质量,让农村中小学生从吃得上、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均衡转变。(完)

(周燕玲 蒲文思)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