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遭埋怨女孩送暖心纸条,新东方在线教你如何培养孩子同理心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3-23 16:31
2021-03-23 16: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一则视频“暖哭”众多网友。视频中,公交司机为避让过往车辆,在路口进行短暂停留,却引发车上乘客的不满,一些乘客甚至开始抱怨。这时,一名小女孩站在驾驶室旁边为司机写下了一张暖心纸条。在安慰司机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对此,司机表示深受感动,网友们也纷纷为善解人意的女孩点赞。

同理心是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也是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品质,家长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具体方法可以借鉴新东方在线老师的以下建议。

尊重孩子,但不要把孩子需求至于他人之上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尊重和支持,但尊重要建立在亲子平等的基础上。在尊重孩子的同时,更要教育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否则孩子就可能形成“重己”而不“重他”的行为习惯,自然难以养成善解人意的好品质。

另外,新东方在线老师也提醒,家长们爱孩子的同时,不要失去自我,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放弃原则,更不应该过于看重孩子的需求。否则,不仅会让孩子背负过多的身心压力,更会让他们形成“我即中心”的错误认知。

不贴标签,正确对待和处理孩子的任性行为

以自我为中心是孩子早期自我意识觉醒和发展的必经阶段。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从“自我中心”到“去自我中心”的成长历程,因此父母们要理智、正确地看待孩子的某些任性和不讲理行为。尤其是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而言,如果他们看到同龄小朋友的玩具,哭闹着和父母索要,这并不代表他们过于任性、无理取闹,而是因为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这时,更重要的是家长的引导和教育。面对类似情况,家长们一定不要简单、直接地否定或批评孩子,更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不善解人意”的标签,而是要给孩子讲清道理,帮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约束自身行为。

小事着手,让孩子学会考虑他人感受

同理心、善解人意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先天品质。因此,要想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考虑他人感受,就离不开父母日常在家庭教育中的引导。

新东方在线老师提醒,在培养孩子这方面意识时,最好能够从日常小事着手,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来开展,这要比言语教育有效得多。比如,如果孩子喜欢破坏玩具,家长们就可以和他们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自己扮演孩子,将孩子转换为玩偶,然后和他们沟通,让孩子想象如果爸爸妈妈“摔打”他们,他们会是什么感受?会不会很伤心?以此去培养孩子由己及人、换位思考的意识。其他的实用方法,家长们可以下载新东方在线APP向家庭教育指导师咨询。

孩子性格品质的形成,与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影响息息相关。因此,要想孩子善解人意,父母们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施以正确地引导,为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