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6.18”,稻花香米业让消费者吃得香甜,吃得健康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3-23 10:33
2021-03-23 10: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期,第十七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6·18”)在福州国际海峡会展中心揭幕。本届交易会共有1200多家企业参展,展区面积达8万平方米。交易会现场,无毒尝河豚、生态养殖、绿色果蔬、地方特色茶叶、数百种粮油等农副产品竞相展示。

本届6·18绿色农业展区,展示了福果、福茶、福菜、福菌、福稻“五福”,用不同的农产品摆出不同造型,新颖夺目。

绿色农业馆设置海洋与渔业展区、农业展区、福建省农科院展区、农林大学展区、现代茶叶展区等,汇聚先进农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展示福建省现代农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其中,海洋与渔业展区围绕海洋与渔业装备、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等领域新成果进行筹划设计。如养殖河鲀科普推介、并提供河鲀品尝等。

“拼死吃河豚(河鲀)”大家都听说过,不过在此次“6.18”的海洋渔业展区中,却让你可以安心无毒尝河鲀。展馆中,展出了一款福建漳浦养殖的可食用河鲀,经过福建省渔业科技的改良,已经能够安全实用。据介绍,现场展出的河鲀经过三代品种的改良,已经没有毒性,可以放心食用。展会这几天工作人员将现场烹饪,前往参观的市民可以免费尝鲜。

农业展区重点展示福建区域性公共品牌、金牌农产品、知名龙头企业产品等。特色的展品有用四色彩色米拼装的福建地图,现场演示5G技术在农业物联网应用。而福建省农科院展区突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花盆子、药瓶子”的新品种和科研创新成果展示,并围绕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团队、科技精准扶贫三条主线,突出农科院服务乡村振兴取得的新亮点新成效。

科技养殖土鸡助推农村脱贫

在交易会现场的两岸青年科技创新馆,佳仆可验证脚环鸡引入注目。佳仆可验证脚环鸡作为国务院扶贫办认定的“2018年企业扶贫分领域30个案例”企业,不仅在福建省内初具规模,还将技术输出到甘肃定西,助力定西精准扶贫。

据悉,福州佳璞提倡“扶智扶志、鱼渔相授”的扶贫理念,即使是病残困难户,在公司定制化农业技术的引导下,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有尊严地获取收入,最终实现脱贫脱困。“以福建偏远山区为例,养殖户通过轻劳力投入,结合利用自家林地、荒山,低密度生态散养,喂食粗粮和自由觅食虫草,以生鸡至少养足210天龄上市为标准,每年养殖一个半周期,中间确保土地3个月休养期。土鸡育雏防疫后,终生佩戴不可无损拆卸的近场通信(NFC)脚环,生长过程全程视频直播,信息可随时溯源,自动采集喂食数据,并最终通过物流手段直达消费者手中,消费者消费后,还能反馈土鸡质量,建立消费者与农户的互信数据,督促农户优质养殖。”在618展馆,据福州佳璞公司负责人余英芳介绍说,佳璞公司通过数字物联科技技术,全周期可视、可溯、可验证的产业链,以物联技术达到食品安全领域全覆盖、全透明、全真实,助力精准扶贫、用产业兴农促进乡村振兴。该平台的经营理念和养殖技术受到养殖户和消费者认可。

佳仆电商平台提供可验证的定制化土鸡、土鸡蛋,利用物联溯源技术,在农村地区以生产过程公开化的方式,直接建立起消费者与农户的互信关系,在整个佳仆电商平台产业链上,达到食品安全领域全覆盖、全透明、全真实,最终面向消费者,输出优质农产品。目前主打的生鸡养殖,在福建贫困山区已有多例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其中不乏残疾低保户、年老困难户。

据悉,佳璞公司通过数字物联科技技术,建立起涵盖保种、育雏、养殖、屠宰等全周期的可视、可溯、可验证的产业链,形成当地特色土鸡品牌,覆盖周边市场,并依托佳仆电商平台销往各大城市。同时,平台带动多品类农产品定制化产业的发展,以物联技术助力精准扶贫、用产业兴农促进乡村振兴。

福州粮企签订115万吨

6·18举办期间,第十五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同期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山东、江西、吉林、安徽、河南、黑龙江、内蒙古等十个粮食主产省(区)的代表齐聚福州,共同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其中,福州粮食企业签订88项购销合同、协议,总量达115万吨。

福州市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发挥市场主导优势和粮食品牌优势,借助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平台,集中展示经营实力和优质品牌,鼓励企业与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协作关系。

福州市稻花香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建明介绍说,采取基地+订单模式,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建有现代化稻谷仓储设施,拥有日处理稻谷1000吨生产线,形成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从源头保障优质稻谷品质。通过本次参展机会展现“绿色、优质、健康”的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吃得香甜,吃得健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