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1日19:30,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舆论场》,播出了新一期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小康中国行特别报道,报道了景德镇以独具人文特色的发展之路;忆器创始人、景德镇市非遗传承人赵占,讲述了景德镇瓷器品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并在节目中向观众展现了蓝本元青花的绘制细节和工艺美学。
16-18世纪,
欧洲的装饰设计盛行中国风,
中国瓷器是贵族生活的奢侈品,
1610年,荷兰公司首次将中国茶贩回欧洲,
中国茶开始在欧洲流行。
中国瓷器制造,曾是世界高端的产品,荷兰代尔夫特甚至直接仿制景德镇青花瓷,在欧洲销售;整个欧洲瓷器工厂,在18世纪中叶之前,尚未成熟地掌握烧制质量较好的瓷器,故而只能转向中低端的产品。即使是英国威基伍德,很长一段时间只能设计生产供中产消费的产品。16-18世纪,对于普通欧洲人来说,因为中国瓷器过于昂贵,而本土仿制的中国瓷器,是有一个很大的市场。
可以说,瓷器充分显示出中国在工艺技术上超出其他文明甚多。
用上等瓷器招待客人品尝上等中国茶,立刻让你身价不凡。
于是这个称为“白金”的精巧白瓷,很快就成为庞大的生意。
《迷人的材料》马克·米奥尼克
瓷器,是真正的永续环保材料,
精致的瓷器,有着其他材质无法承受的烧成高温。
在今天,瓷器在欧洲是可有可无的,
但在中国,精良的瓷器表现出来的清润,
饱含着古老中国的气息,
正所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这是欧洲未能领悟的东方人文主义和艺术美学。
忆器旗下瓷器品牌产品:蓝本元青花龙纹杯
在完整保留手工制瓷工艺的景德镇,
一件瓷器的诞生是稀松平常的,
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
具有着薪火相传的意义。
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
传统中国,只能在书籍中才能被发现;
但在景德镇,传统中国的手工艺、纹饰图样、
文化符号、历史故事、自然生态,
都很好地融入在了这个地方,和她生产的瓷器里面。
过去,景德镇瓷器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载体,
未来,瓷器将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
忆器匠造坊所在的景德镇三宝国际瓷谷
古老制瓷工艺在现代中国,
焕发新的生机和艺术力量。
古老的工艺,被工业革命的潮水冲刷所剩无几,
在数字生活浪潮下,得以重现光辉;
手直接受思维的支配,
与机械相比,手工是最有意识的创造,
并赋予手工制品感情因素:
单纯的高贵,静谧的伟大。
这也是世界陶艺家和艺术驻扎在景德镇的原因。
国家首个(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落地景德镇,
景德镇或成为传统文化的“圣地”。
不仅是文人般的生活,还有宛如桃花源的境地。
专注于自然材料创造的手工器物,
景德镇制瓷匠人完整保存了这个传统。
寄情山水、怡然自乐的山水之境,
在群山之间,昌江沿岸,依稀可见。
这里的文人生活和艺术情调,是最明显的。
如今的景德镇是,
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新词:工匠精神,
这一年,国务院公布发挥品牌引领作用的文件;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为工匠精神内在要求。
2018年,改革开放40年,开放共享、创新发展,我们一起走过。
2019年,新中国70年,我和我的祖国,唱响了整个中华。
这其中,也有忆器人奋斗的影子。
从十几年前的瓷器作坊,
发展到今天的品牌企业,忆器深有体会。
从注重复杂的工艺,到注重市场和消费者喜爱,
再到持续性地创造令人惊喜的产品和体验,
持续专注于赏瓷、玩瓷、用瓷的生活体验。
从工匠到品牌企业,是忆器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如今的忆器,有着忆器、占墨、蓝本、萧琴,四个主打品牌,
对应着中国青花瓷、釉上彩瓷、慕古元明青花、高温颜色釉四个瓷器类别。
要知道,在欧洲,即使是知名的瓷器品牌,
工艺上也未能在和景德镇相提并论,
但欧洲瓷器品牌建设的时间更长,
世界知名的瓷器品牌,多半在欧洲。
人忆物之美,器由匠心造,
这句忆器的Slogan,
是忆器匠人的20年的写照
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20年实在变化。
匠人·匠心·匠造,
有了忆器品牌的持续创新,
也有了忆器艺术瓷器品牌持续在国内外扩大影响力,
将优良的中国工艺和文化,输出海外。
未来景德镇瓷器,将大放异彩。
通过央视的镜头,在忆器匠造坊,
看见,中国工匠千年的传承与创新,
看见,一件精美瓷器的诞生,
一场中国瓷的视觉盛宴!
忆器陶瓷艺术馆年代瓷器馆实景
泥土保存了世间的温暖与热火,
才有了瓷器的那般温润;
手工瓷器更懂手心里的温暖,
忆器,做温暖人心的产品。
亦不负远方的诗意:
云卷千峰色,
泉和万籁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