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中国两会发出什么信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3-12 16: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中国2021年两会结束之际,我们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未来一年:再平衡、平等、低碳和数字化。

在当今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是通过促进国内增长和消费来实现再平衡,进而摆脱对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依赖。未来,这一策略将确保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6.5%。“双循环”旨在让中国经济从依靠出口和沿海地区高速增长走向由国内消费和内陆地区持续稳定发展驱动,这就意味着有效实现经济再平衡。

若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和“十四五”规划,我们需要审视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国采用了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的经典发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高速增长期,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寻求机会。国内外投资涌入制造业,出口大增。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劳动力大量涌入沿海城市,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出现了。GDP高速增长和外汇储备成为焦点。与此同时,沿海城市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因此,是时候重新思考未来发展道路了。

“十四五”规划将重点放在国内发展,将被遗忘的村庄转变为新的生态城镇。随着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的普遍改善,人们将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城市基础设施面临的压力减少,而农村新建了智能环保的基础设施。当前的优先事项不再仅仅是GDP的高速增长,而是平衡增长,这将为青年提供可持续的就业机会,并为那些已就业或退休的人提供高质量生活。这就需要改革养老金制度,提升医疗水平。这就是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用武之地。

欧洲大部分国家正在效仿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为资本市场注入资金,而中国与之相反。从本质上讲,中国仍然有建立在贸易和服务基础上的实体经济,而美国几乎是资本市场的交易和套利。美国政治精英一心为华尔街提供资产流动性,以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这就导致美国中产阶层无所适从。

中国两会闭幕之际传递的信息是全面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服务于少数人。“十四五”时期,中国将通过绿色债券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国致力于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数字经济来提高效率,这就需要推进教育。中国将重新聚焦沿海地区,比如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门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这里将在未来十年成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发展中心。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若想让出口和国内消费平衡增长,迈向绿色高科技的未来,就需要下一代做好准备应对挑战。这就意味着,需要在社会广度和科技深度两方面为中国青年的教育进行投资。

中国致力于推动教育,这与当前美国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在美国,接受教育的成本很高,让大多数青年身负债务。大多美国学生从高校毕业时背负着沉重债务,这就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最终对创新能力和创造性解决方案产生影响,而这两者恰恰是当前我们所需要的。青年接受教育不应陷入债务负担,而应被国家视为对未来的投资,因为受过教育的青年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资产。是的,在管理债务和资产的方式上,中美截然不同。

(作者系美国学者、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龙安志)

(编辑:严玉洁 王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