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如何表现两万五千里长征?美术经典告诉你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 彪炳史册的长征 在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在紧张的战斗间隙 跋山涉水的毛泽东主席写下了 等多首诗词 观看视频 听专家解读诗词背后的故事 这些诗词充满着 

李可染如何表现两万五千里长征?美术经典告诉你

来源:央视网 2021-03-12 16: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段

1959年,画家李可染以

毛泽东诗《七律·长征》为题

创作了中国美术史上的

一幅经典国画作品

《长征》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

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

彪炳史册的长征

  在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在紧张的战斗间隙

跋山涉水的毛泽东主席写下了

《清平乐·会昌》《十六字令(三首)》

《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

《七律·长征》《沁园春·雪》

等多首诗词

观看视频

听专家解读诗词背后的故事

这些诗词充满着

热情坚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艺术再现了红军长征历经艰难

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

反映出毛主席内心坚定的革命信念

描绘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七律·长征》

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的巅峰之作

既是长征的史诗

也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崇高革命精神的赞歌

1959年

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

原中国革命博物馆邀请李可染

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为题

创作一幅山水画

  接到这个任务后

李可染陷入了沉思

他觉得这幅山水画必须是新山水画

让人一看就有新的气息

《长征》这幅作品可以说是李可染

首次离开写生对象

虚构的一幅山水画

他运用“以小观大”和“高远”的手法

画出了几十个层次的山水

表现了山峰的不同形态

  峰、峦、叠、嶂中

主峰、次主峰和山冈

在形式上相对照

  配以后面的群峰

更加展现出

毛主席《七律·长征》的诗意

整幅画作留白部分很小

李可染匠心独具

利用传统山水画题跋

“齐头不齐脚”的特点

将毛主席诗词与画作形态相呼应

  画作中星星点点的红旗

既贯穿起红军长征的队伍

将长征的路线和行进的动态感

清晰呈现

又起到了引路灯塔的作用

所以我们说实际上在浓黑中间的点点红色,恰恰是一个非常点题的、带有精神象征性的一种智慧的用法。

——美术评论家于洋

更多精彩点评

先睹为快!

毛主席在长征期间创作的诗词

塑造了红军英雄们的群体形象

他们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

和共同的奋斗目标

这些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

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豪情壮志

在新时代的今天

它仍然激励着人们为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而努力奋斗!

  接到邀请之初

李可染是如何构思作品的?

画作背后还有哪些

鲜为人知的党史故事?

让我们跟随党史专家江英

美术评论家于洋一起

了解《长征》背后的故事!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