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3月11日电 香港《南华早报》近日刊发评论文章称,美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内部分裂和衰落,而不是“他国”。中国企业拥有强大技术能力和资金支持,美国可以与其合作更新基础设施,从而解决美国国内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文章说,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之初,就将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头等大事。上个月,受极端天气影响,美国得克萨斯州电网大面积宕机,导致民众长达数天在断电中忍受严寒,这让美国深刻地认识到了更新基础设施的紧迫性。上周发布的2021年美国基础设施成绩单显示,美国仅仅获得“C-”,而在公共交通方面的得分最低,只有“D-”。
文章认为,美国大部分日渐老化的基础设施建于罗斯福至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期间。自里根时代以来,美国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在联邦资金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如今仅为25%。
尽管美国两党原则上都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但对于应该建设哪些项目、在哪里建设(城市还是农村)、谁将为基础设施建设买单(联邦政府还是州政府)、以及如何筹措资金(加税还是私人投资),各方并没有达成一致。在一个更倾向于党派斗争而非解决长期问题的体制中,即使是对其长期未来至关重要的事情,奥巴马和特朗普政府都未能取得进展。
相比之下,中国继续在各个层次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内的地铁、地区间的城际铁路、公路和桥梁、全国范围内的高铁和机场以及国际间的高速铁路和港口。
作者认为,美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内部分裂和衰落,而不是“他国”。
现在,有两种方法处理美中关系。第一是双赢。只要双方都发展得更好,两国的相对规模并不重要。第二种是双输。如果美国的关键目标是不惜一切代价“遏制”中国,美国的处境要糟糕得多。
文章说,没有哪个国家拥有无限的财政资源,良好的治理需要明智的资源配置。按GDP占比计算,美国国防支出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0%,但基础设施支出却比世界平均水平低约三分之一。
与其把生命和资金不断失败地浪费在无谓干涉别国事务上,华盛顿或许应该优先帮助自己的人民。
近年来,美国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的比例一直在下降(2017年为2.3%)。弥补基础设施缺口还可以增加1.2%的就业岗位。
除了增税,外资也是基础设施融资的另一个来源。在基础设施项目方面,中国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和资金支持。
文章最后强调,虽然这对华盛顿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中国可以成为美国更好地重建基础设施的双赢伙伴。
(编辑:齐磊 刘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