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8日电(记者 赵磊)根据计划,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将超过40次,全年发射次数和数量将再创新高。而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由多型长征系列火箭联手共同开启的空间站建设任务,这在我国航天历史上,也是首次呈现多型长征火箭执行同一任务的情况。
我国将在今年开启空间站建设,先后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并完成交会对接和相关在轨关键技术验证。
据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姜杰介绍,载人空间站的建造,需要长征系列火箭首次进行组合式发射,其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发射货运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通过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进入到空间站。
不同于以往,空间站建设是一个更为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其中包括多次交会对接任务,这就要求火箭必须完成“零窗口”发射,要求火箭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分秒不差将火箭点火升空。这对于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和长征七号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这两型火箭都是低温动力的运载火箭,这个特性就要求火箭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分系统的射前工作准备要非常可靠,在发射窗口之前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从而确保火箭能够按时发射。”姜杰说。
根据我国载人航天空间建设规划,将在2年时间里通过11次发射任务完成空间站的建造,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期间,规划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
(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