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铁路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3-08 14:11
2021-03-08 14: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最近,随着天气逐渐回暖,群众户外活动增多。铁路部门提醒,切勿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附近放风筝、气球等,否则极易引发列车晚点甚至安全事故。(3月7日 中国经济网)

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却因为这些风筝、气球这样“小事”或者“疏忽”而导致列车停车、晚点,甚至还存在起火等安全隐患。不能不说,现在关于铁路运营安全这件事,必须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了。尤其是铁路周边区域里,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协调,增加巡视力度,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对沿线地区群众的宣传和教育,不要在铁路周边范围内施放风筝、孔明灯和氢气球等漂浮物,否则的话,不仅会对铁路营运秩序造成破坏,后果严重的,还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铁路安全维护需要有全社会的参与,如上所提到的,尤其像是铁路周边地区如学校、社区、居民点、企业等单位,更是要不断地进行相关安全教育与宣传,加强对“铁路安全管理办法”的学习与了解,这样才是真正的治标治本之举。否则,单单只靠铁路部门自身去管理、预防,只能说是远远不及。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广袤的国土面积和庞大的铁路线,人口分布极广,在许多地区,铁路与居民、企业“共存”是既定事实。长期以来,铁路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在不断“协调”人与铁路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上下了大力气,同时,各种出现的状况也是非常令人头痛的。很多村镇、社区等沿线地带的居民把铁路通常当成自己的“家门口”,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因为缺乏安全知识以及对铁路的认知与理解,当地人们甚至把铁路当成休闲去处,有乱穿越铁路的,有在铁路周边玩耍的,有随意停留在轨道上的,甚至还有在铁路上拍摄婚纱照的。

铁路不同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列车的刹车距离非常远,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再采取制动措施就晚了;列车也不同于公路的汽车,不能随便停车,否则会破坏原有的列车运行图,会进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现在铁路已经基本实现了电气化运行,在如接触网和信号设施等设备上如果出现异物挂搭,则非常容易出现短路和漏电的情况,而像是在雷雨天等天气,铁路过电网络也会对附近人身造成威胁。所以,铁路看似是个“大家伙”,但是本身却非常“脆弱”,它的营运秩序需要公众的共同参与和维护,切不可拿着不当回事。

自从2017年年以来,我国多个省、市、自治区陆续发布了各自版本的“铁路安全管理规定”,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加强铁路周边区域的安全管理。其中就有把人们通常认为“无伤大雅”的行为列为禁止对象,如禁止在铁路周边施放气球、孔明灯、风筝、无人机等,如果造成危害的,将会受到严肃处理,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还会承担刑事责任。

所以,不要拿着铁路安全当“小事”,看似是放个风筝这样“不经意”的举动,在铁路周围那也是大事,切不可轻易试法。(徐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