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慢火车”成为网络平台热搜的关键词。随着扶贫攻坚行动的圆满收官,当人们盘点这些年扶贫活动的种种动人之处和闪光点时,一列列始终坚持人文关怀、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为偏远山区人们服务的“慢火车”逐渐浮现在众多新闻媒体面前。
或许,人们更多的是听说过“深藏”在大别山深处和成昆铁路上的“慢火车”,它们为沿线老百姓外出务工、走亲访友、出门求学提供了巨大便利。但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湖南省境内,同样也有数列慢火车常年为沿线服务,被当地人们称之为“生命线”、当地脱贫致富的“幸福车”。虽然没有软座、软卧和空调,而且逢站必停,但是,它却为无数农民、沿线乡镇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不大的车厢里,摆放着各种水果、五谷杂粮、当地特产,甚至还能看到活鱼。过道上被塞得满满的,为了方便商贩们放置物品,工作人员还允许他们把各种框子和篮子放在座位上,于是,人不多的车厢里就被挤得“琳琅满目”。正因为有了这些“慢火车”,人们才有长足的步伐,才有了接触外面世界、看看外面世界的机会。在苍茫大山里,也只有它,才能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奔向幸福的希望。
这趟慢火车据说票价最低只有一元,而且已经几十年没有变化了。有人笑称说,这跟公交车已经一样了;有人还说,这种票价即便是在城市公交车上也不多见;还有人说,用这么庞大的资源去运输,但是票价却这么低,根本就没有盈利的可能,是不是不符合市场规律和原则?但是,这也恰恰体现了我们的国家与社会对偏远和贫困地区的照顾与关爱,体现了铁路企业长久以来的“为民情怀”,体现了社会主义兼顾公平的特色与价值主张。
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慢火车”上,我们更能够体会到:这些年来我们对扶贫攻坚工作的一贯坚持;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的重视;体会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庄严承诺与关照。我们也从这些慢火车身上,读懂了,“慢”,也是一种情怀,“慢”,也是一种关爱,“慢”也体现着一种令人难忘的深刻的价值内涵。(于博)
(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