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富乐陡街
罗平县富乐陡街距今三百余年,清一色的石板路沉淀着悠悠的岁月,这里走一步都是文化,陡街老宅别具一格,土石木结构依山势走向而建,包厢式民居,设有作坊,整个建筑群排列有序,通风采光,可以说,有材落格调,也有集市的“摆谱”,古街韵味十足。云南会馆始建于明末清初,系单檐穿斗悬山顶土木结构,庙宇依山而建,人工借自然之势,自然假人工之力,正殿椽檐处处雕梁画栋,二龙戏珠惟妙惟肖,龙凤呈祥栩栩如生,与前殿翘脚楼顶部的小狮子相映成趣,存有精雕细凿图案,是研究明末清初建筑的实物资料。
22、中天斗阁
中天斗阁又名玉皇阁,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主体建筑为殿宇三重,由山门、西岳庙、真武殿、斗阁、厢房、娘娘殿、斋房、亭子等组成,整个建筑群匾联丰盛,斗阁建筑系原建筑,共三层,每层逐渐向上收拢,呈“回”字形,具重檐悬山五采斗拱风格,用材粗大,做工精美,融穿斗、抬梁营造法式,具有很高的建筑科学、艺术价值,是研究清代早中期斗阁建筑的实物代表。
23、块泽河大桥
罗平县富乐镇块泽河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河东石壁上刻“天虹接汉”四个大字,桥由西向东横跨块泽河,系双孔石拱桥。该桥利用河中巨石作为桥墩中心基座,两岸石壁为东西桥墩基石,拱券系纵联砌置,新旧两桥为桥上桥景观;块泽河观音寺位于块泽河大桥旁,这里并没有平地,所有建筑依山而建,前面是险峻幽深的块泽河,背后是陡峭的山崖,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前人智慧的结晶。
24、富乐传统工艺
罗平县富乐镇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制铜、银、铁工艺可谓一绝,素有“王铁李铜杨银匠”之美誉。飞锤凿纹杨银匠手艺精湛被同行称为“飞锤”,曾被平息杜文秀的泸西将领张霸王请到家中加工银奎、银甲、帐挂八仙、餐具和首饰,在抗日战争时期吸取景泰蓝工艺精华,创造了“杨氏珐琅银”工艺。“李铜匠”仅使用的铁锤就有形状各异的28种型号,传人必须熟练掌握每个部位和程序用什么锤,才能进行加工。有打冷铜、焊接、无模具等特点,打制工序与“趁热打铁”截然不同,靠手锤力量打薄铜锭,把底和壁分开制作,再用祖传的“焊药”合拢,接口不漏水,几乎看不见接口,这种药焊方法是“李铜匠”独有的工艺。
25、棠梨凹玻璃观景台
罗平县大水井乡棠梨凹村玻璃观景台,沿栈道登观景台,漫无边际的云海,如临大海之滨,若隐若现的“十万大山”,在流动的云海雾涛环绕之下,波起峰涌,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美不胜收,宛如人间仙境。置身其中,云海在日出的渲染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似烟似雾,又似涛天巨浪,蔚为壮观。在晨雾逐渐散去的过程中,满眼的绿与灰白交织,保存着迷人的自然生态和古朴灿烂苗族文化的棠梨凹,虚幻神秘,如同海市蜃楼一般。登棠梨凹村后观景台,极目鸟瞰,群山翠绿,有雄浑、有隽秀,层峦叠嶂,层林尽染,山顶雾气萦绕,山间窜出红的黄的叶子。峰峦绵延不绝,如天神演兵布阵,波澜壮阔。山峰呈塔形、尖锥形、浑圆形层层展布,巍峨雄壮。近观似鸟、似兽、似佛,形态各异;远望如林、密密簇簇、群峰耸翠、波浪壮阔、形成山的海洋。一座座山峰,一层层山峦透出灵气和秀气。山间容易起雾,从棠梨凹观景台俯瞰,房屋、山峦、公路等掩映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在雾中、村在山中、房屋在树中、人在绿中,美丽画卷铺展,让人心旷神怡。
(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