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计划 工业制造业迎产业数字化新机遇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2-24 16:24
2021-02-24 16: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工业互联网对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日,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解读(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解读),再度提及要制定工业大数据标准,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带动数字产业化,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行动计划》解读指出,当前是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融合应用,强化技术创新能力,继续培育壮大产业生态,提升安全保障水平,推动产业数字化,带动数字产业化,实现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其中,围绕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措施,《行动计划》解读明确指出,要深化工业互联网在各细分领域的应用创新,探索符合行业发展实际需求的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规模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同时,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打造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互联互通的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应用模式和全新产业生态,激发数据要素作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实际上,在工业制造业领域,一直存在着长尾商品多、供应商数量庞大、供应链管理难度大等诸多痛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供应链管理效能。《行动计划》解读中多次提到的“数字化管理”,即打通行业企业内部各管理环节,打造数据驱动、敏捷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推进可视化管理模式普及,对于改变这一现状有着重要意义。

由京东搭建的iSRM智能采购管理平台或将成为工业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模式参考之一。其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并集合商品、金融、物流、服务、质控等能力资源模块,为企业各个环节提供商品、管理和运营管理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实现从寻源系统、到商品采购管理、履约验收、财务对账付款及售后服务。基于iSRM平台,企业数字化系统可实现无缝打通,通过技术实现资源的精准匹配,从而实现工业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和管理效能的提升。

随着工业互联网步入快速成长期,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进入需求爆发期,越来越多工业企业需要通过“内外兼修”的流程再造,完成工业制造的转型升级,而包括京东iSRM在内的各种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将成为新时期下工业制造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为产业数字化带来助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