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生保障更有力(权威发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1-02-24 05: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23日,国新办举行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民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民政部部长李纪恒介绍,2020年,全国民政系统全力战疫情、促脱贫、兜底线,民政工作取得新进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要成果,协调7个省份民政工作队伍跨省支援武汉,全国累计接收抗疫捐赠资金约396.27亿元、捐赠物资约10.9亿件。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效显著,全年重点排查361万贫困人口,新纳入兜底保障109万人,全国共有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范围。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乡低保4426.8万人,低保标准同比增长8.6%、11.7%。城乡特困人员477.7万人,基本生活标准同比增长9.2%、12.2%。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健全,“十三五”期间先后在203个地区投入50亿元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截至2020年底全国养老机构3.8万个,各类机构和社区养老床位823.8万张。

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介绍,截至2020年底,有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者特困供养,占到全部贫困人口的19.6%,经过各方合力攻坚,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实现有效衔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救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和困难群众监测预警机制逐步健全。同时,民政部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定期开展数据比对,逐一摸排核实,确保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李纪恒介绍,民政部将按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把高质量编制实施“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民政事业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更好地履行民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职责使命。

巩固拓展兜底脱贫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在保障对象上,适度扩大兜底保障和社会福利范围,将更多低收入人群和更多有需要的人群纳入政策保障。在保障内容上,从资金、物质为主逐步向精神慰藉、能力提升拓展。在手段方式上,充分运用大数据比对机制,提高精准保障和便民服务水平。在保障水平上,科学合理地调整完善各类救助保障标准。

编制实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因地制宜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健全社区协商制度,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优化机构养老,加强医养康养相结合。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24日 08 版)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