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暂缓工伤鉴定,农民工无过错不担责

在工作中受伤后,原本打算第一时间申请伤残鉴定的农民工张山,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推迟了鉴定时间。2020年7月9日,大连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组织工伤职工进行鉴定,张山经鉴定为停工留薪期满;伤残九级。

疫情暂缓工伤鉴定,农民工无过错不担责

来源:工人日报 2021-02-19 02: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阅读提示

在工作中受伤后,原本打算第一时间申请伤残鉴定的农民工张山,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推迟了鉴定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其工作单位非但不予工伤赔偿,反而以旷工为由将其开除。仲裁委明确,这种行为得不到法律支持。

“裁决北京某保安服务公司大连分公司向张山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费差额、住院伙食费、停工留薪期工资差额和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共计17万余元。”近日,大连市农民工张山收到大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送达的裁决书,一笔因疫情延迟的赔偿款终于给付了。

仲裁委明确,因疫情暂缓工伤鉴定,用人单位拒不赔偿还将农民工除名的行为得不到法律支持。

试用期不慎受伤

张山的老家在黑龙江海林市,2019年3月3日他应聘到大连市一家保安公司担任保安,保安队长与他口头约定月薪3200元,试用期一个月,然后签订劳动合同。

2019年3月13日,公司组织保安训练,张山在训练中不慎左腿受伤,公司送张山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左膝内侧副韧带不完全性撕裂、左膝半月板损伤、左胫骨近端骨挫伤。

住院一个月,医疗费4.6万元,用人单位垫付4万元,张山垫付6000元。但用人单位认为试用期未工作,只愿意多付两个月工资,不同意申报工伤。

无奈之下,张山委托北京市盈科(大连)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金海为自己办理工伤认定。2020年2月26日,经大连市甘井子区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局调查,认定张山系在工作时间、因工受伤。

被疫情推迟的工伤鉴定

张山接到工伤认定书当天应当申请伤残鉴定,但受疫情影响,大连市工伤鉴定工作暂缓进行,张山只好在家等待鉴定,没去单位上班。

2020年7月9日,大连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组织工伤职工进行鉴定,张山经鉴定为停工留薪期满;伤残九级。

张山申请赔偿,公司表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张山应在2020年3月上班,并提供鉴定结论书,结果旷工了4个月,已被公司除名。

“防疫期间减少人员聚集,工伤认定和鉴定都推迟了。没有鉴定,就定不了伤残等级和相关赔偿金额,怎么能说是我的错呢?”张山认为,疫情属于不可抗力,自己没有过错。停工留薪期一年后,单位没有通知他上班,也没通知要求他提供鉴定结论书。他是在结论下达后第一时间找单位主张赔偿的。

律师支招如何化解双方风险

仲裁委经审理后认为,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职工所在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其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单位承担。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在本单位因工负伤并被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依照《大连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目录》,结合张山的“工伤初次鉴定结论书”,其停工留薪期为8个月。因此,用人单位应当赔偿,还要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和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裁决用人单位支付17万余元。

王金海提醒用人单位,疫情防控期间,单位招聘新员工,一定要先签订劳动合同,为职工交纳社会保险,这样不仅让职工发生工伤后能够享受工伤待遇,也化解了单位经营风险。

(当事人为化名)

刘旭

(刘旭)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