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桃花源:文化大餐带来火红的日子

2月12日,正值大年初一,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旅游区春意盎然、游人如织。这几年,刘明祥在演出中身着古装,赶着自己的五十余头羊,在灯光和音乐的烘托下,为泛舟观景的游客再现了一道田园牧歌式的惬意风景。

常德桃花源:文化大餐带来火红的日子

来源:光明网 2021-02-13 10: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春走基层·文化味里品新年

光明日报记者 肖人夫 光明日报通讯员 徐虹雨

2月12日,正值大年初一,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旅游区春意盎然、游人如织。桃花山牌坊下,8名丝弦演员唱着《世外桃源满人间》,曲腔婉转;20多名国风礼仪演员身着汉服,庄重地进行传统礼仪表演。

“为了在春节期间弘扬传统文化,我们推出了常德丝弦和国风礼仪活动。”景区演艺管理员徐佳丽笑盈盈地介绍着这场文化大餐,“常德丝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是常德最具代表性的曲艺形式。国风礼仪是将舞蹈、礼仪、汉服走秀融为一体,很受游客的欢迎。”

2020年12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确定桃花源旅游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很早就想来这里,看一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次听说桃花源变成5A了,一定带家人来逛逛,喝一喝擂茶。”来自长沙的许先生,一大早就带着妻子和孩子,从省城驱车赶到桃花源感受春节氛围。

许先生说的擂茶,是当地的特色食品,几乎来者皆饮。“擂茶喝了以后,可以驱寒、祛湿、美容,有预防感冒的效果。”渔仙居餐厅老板郭辉蓉说。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国内旅游业逐渐回暖,桃花源渐渐恢复了往日的人气,依托景区生存的群众收入也逐渐回升,“旅游+扶贫”探索出了新路子。

刘明祥是桃花源大型溪流漫游实景演出《桃花源记》的群众演员,也是当地清江浦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因年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残疾,长期以来,一家三口全靠养羊和种田维持生计。

这几年,刘明祥在演出中身着古装,赶着自己的五十余头羊,在灯光和音乐的烘托下,为泛舟观景的游客再现了一道田园牧歌式的惬意风景。

《桃花源记》开演的时候,刘明祥是第一批群演,每晚140多元演出费。3年后,刘明祥还把儿子也拉来一起参演,儿子每年可赚近4万元。

“在这里赶羊,草很好,比家里还强些。每天吃完晚饭来这里演一下,很轻松。去年赚了两万大几,政策还是好。”刘明祥说。

对于急需改变生活状况的村民来说,《桃花源记》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据悉,《桃花源记》演职人员有360人,其中95%都是本地人,许多人通过参与演出实现了脱贫。

  扫描二维码,看短视频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13日 02版)

(肖人夫)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