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评论员:看春晚 云团圆 慰乡愁

30多年来的共同守岁,除夕夜的春晚已成为特殊的春节符号,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记忆里,成为连接全球华人心灵的一条无形精神纽带。小品《每逢佳节被催婚》通过小细节展现脱贫攻坚战中的青春力量……  春晚,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慰藉。

光明日报评论员:看春晚 云团圆 慰乡愁

来源:光明网 2021-02-12 09: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光明日报评论员

喜迎牛年的除夕之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如约而至,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中为全球华人献上一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文化盛宴,为全国人民送上一顿可圈可点的“年夜大餐”,更传递出满满的信心与力量。

30多年来的共同守岁,除夕夜的春晚已成为特殊的春节符号,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记忆里,成为连接全球华人心灵的一条无形精神纽带。

春晚,是时代的缩影。30多年的春晚常演常新,不断创新表达,从传播技术革新到节目形态,不断突破。不变的是紧扣时代主题的主流叙事、紧跟社会发展的鲜活呈现、紧贴火热生活的温馨讲述。

春晚舞台上那一个个故事,勾勒出幸福中国的美好画面。《追梦之路》《灯火里的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歌曲,激荡观众心中的家国情怀;歌曲《亲戚》,传递着亲情的珍贵与美好;小品《阳台》带观众回顾全国人民共克时艰的“阳台故事”,带来守望相助的感动;小品《每逢佳节被催婚》通过小细节展现脱贫攻坚战中的青春力量……

春晚,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慰藉。今年的春节,很多人因疫情防控需要选择就地过年。虽停下回家的脚步,但对年味儿的期许未曾改变。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风雨兼程回到家乡,还是响应号召留在原地,人们都能打破空间限制,更加便捷流畅地观看春晚。

年味儿和亲情,正以另一种形式传递;守岁夜这道独特的“精神大餐”,正在“云”中共飨。就地过年,别样团圆,春晚成了每一个原地过年的游子与故乡团聚的“云”空间,更是属于中国人的“公共时间”。千里共春晚,远程年夜饭。今年的春晚,成了连接家乡的纽带,灼灼心愿,暖暖祝福,透过屏幕,传递到中国的四面八方。

一曲《难忘今宵》,传唱三十多年的“春晚旋律”再度响起,我们又一次辞别旧岁。今宵难忘,我们难忘脱贫攻坚的锲而不舍,难忘抗击疫情的众志成城,难忘抗洪救灾的同心协力,难忘科研突破的奋发图强……告别今宵,带着春晚的温暖、希望与力量,让我们一起满怀信心与干劲迎接辛丑牛年,共赴前程万里的明天。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12日 02版)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