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句子书写能力逐渐成为小学语文的重点考察内容,其中缩句和扩句是最常考的两种题型。这类题型是针对语文基本功底和基础能力的考察,但因其没有固定答案,也是很多小学生的失分所在。
新东方在线老师提醒家长们,孩子之所以觉得此类题目复杂,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掌握相关的解题方法。在日常辅导时,家长们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帮助孩子掌握缩句的基本方法
缩句是为了“删去枝叶,保留主干”,新东方在线老师认为,缩句题目之所以出错,主要就是由于孩子们没有分辨清楚“该删什么,该留什么”。因此,家长们要提醒孩子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缩写句子时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比如,“校园里一盏盏灯笼营造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句子的主语是“校园”,因此应该缩写为“校园里灯笼营造着气氛”,如果缩写成“灯笼营造着气氛”,显然改变了主语,句子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但如果原句为“校园的一盏盏灯笼营造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那么主语就应该是“灯笼”。因此,在缩写前一定要注意区分句子的陈述对象。
二是缩句时要学会必要的保留。缩句时不能一味地追求简化,有些成分是不能删减的。比如“着、了、过”等时态助词,“啊、吗、呀、么”等语气助词,“没有、不、无”等否定词,都需要进行保留,否则缩写后句子的时态、语气、情感就不能与原句保持一致了。
三是缩写句子时要重点定位“的、地、得”。要想正确缩减掉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家长们要提醒孩子学会定位句子中的“的、地、得”。通常情况下,“的”前面表修饰的定语、“地”前面表修饰的状语和“得”后面表补充说明的补语,在缩写句子时都可以删去。
帮助孩子掌握扩句的基本方法
与缩句相反,扩句是在句子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让一个简单句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扩句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掌握以下方法。
一是提取主干设问扩句法。在扩写句子时,首先要提取出句子的主干,也就是主语和谓语,然后分析如何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思、语气语调的前提下,通过添加修饰、限定等成分来让句子变得更有层次感。比如,在“话语印在脑海”这个简单句中,“话语”是主语,“印”是谓语,“脑海”是宾语,提取主干后,通过合理的设问“谁的、怎么样的话语”“怎么印在”“谁的脑海”就可以扩写出“老师们意味深长的话语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
二是划分层次想象扩句法。家长们也可以提醒孩子,在看到需要扩写的句子后,可以先划分出层次,然后展开想象进行扩写。比如,要扩写“李雷读书”,可以告诉孩子将其划分成“李雷”和“读书”两个部分,然后想象一下“李雷”和“我”有什么样的关系,他会在什么地方“读书”。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扩写出“我最好的朋友李雷正在图书馆里安安静静地读书”。
掌握缩句和扩句的解题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在这一学习模块的能力,对于提升孩子遣词造句、文章写作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孩子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中遇到其他困难,家长们也可以下载新东方在线APP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