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3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南沙港铁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洪奇沥水道特大桥主桥钢桁梁柔性拱顺利提升,即将实现高空毫米级精确合龙,意味着这座有着“亚洲第一跨”美誉的特大柔性拱钢梁桥即将完成施工,为确保南沙港铁路年底具备开通条件奠定坚实基础。(搜狐网2021年2月3日)
细数中国铁路的发展史,真的是一部发展传奇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人均铁路长度不足5厘米,到现如今已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去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4.63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79万公里,高居世界第一。这样的建设史、发展史,令世界惊叹,许多外国媒体惊呼:这难道就是中国速度?
中国铁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着铁路建设,没有技术,去国外学习,2004年中国相继引进日本、法国、加拿大和德国的高速动车组技术,此后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相继生产出了包括CRH380在内的“和谐号”系列高速动车组。别人舍不得透露的技术,自己去攻克研发。最终实现了从学习到赶超直至引领的飞跃,让中国铁路最终走出国门,在多个国家开花结果,成为中国对外的一张闪亮的外交名片。
任何企业朝气蓬勃的发展,都需要一直推陈出新,固步自封只想躺下功劳薄上的企业最终都关门大吉。曾经红极一时的海棠洗衣机、凯歌电视机、永久自行车等都曾经是千家万户非常喜欢的家电。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希望这些家用电器功能更多、生活上更方便,但是,这些企业却忘记了居安思危,在最热火的岁月里做着千秋美梦,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而这或许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拿中国铁路来说,没有创新理念,只是守着曾经的线路、一直使用已经研制上线的列车车厢,或许也能四平八稳的活过许多年。但是对于日渐重视生活品质的现代人,它最终会有被淘汰的那么一天,到那时候,想要迎头赶上,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好在,铁路人及时有了忧患及发展意识,从高铁的研发开始到货运的改革,铁路在一点点进行着化茧成蝶的改变,成就了中国铁路今天的成就。
在发展的道路上永不停歇的中国铁路,正在不断用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制度为改善百姓出行、货畅其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断与时俱进的中国铁路也正在不断把改革发展红利释放给百姓大众,让百姓大众体验更美好的生活。(李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