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液体活检技术将助推癌症早筛进入“全民时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2-03 15: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必定是写入人类历史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在十二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夺走了全球两百多万人的生命。而刚刚踏入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给了全人类一份更加可怕的报告——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人,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人。

如“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报告所示,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公共卫生资源在应对新冠疫情的同时,也影响了对癌症的研究、预防和治疗;不仅如此,新冠疫情还影响了很多人的收入,更多的家庭承受着更大的经济压力,这对癌症患者提供持续有效的治疗方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何经济且高效的应对来自癌症的威胁,是“疫情常态化”乃至“后疫情时代”全球需要考虑的共同的问题。

同时,新冠疫情带给全人类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那就是科学的筛查技术和策略,对于重大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如UICC首席执行官Cary Adams博士在今年的世界癌症日所说:"让我们大家将 2021 年的目标重新集中在如何共同努力,以应对癌症对世界各国构成的长期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更多预防措施,尽早诊断,并确保所有癌症患者都能获得所需的优质治疗。"

科学界公认提高癌症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患痛苦和经济负担的有效手段,就是在癌症发生的初期进行早诊早治。因此,各国针对高危人群的癌症早筛意识明显提高。全球领先的癌症精准医疗创新企业都在加大针对早筛的技术研发,这其中主要的趋势之一是对液体活检技术的投入。

液体活检是指通过检测人体液(血液、尿液、脑脊液等)中的生物标志物来分析身体状况的检查。相比于传统的活检方法,液体活检技术无需组织穿刺,而是通过血液、尿液这类非侵犯性取得的标本,通过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同时,液体活检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简单、能重复取样等优点,医疗成本也相对较低。其在无创产前检测(NIPT)、遗传疾病筛查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液体活检在癌症早筛领域呈现出更大的应用前景,相比影像学等常规筛查手段,具备更加精准、可及、无创和标准化等优势。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公司能够真正大规模地将基于 NGS 的肿瘤液体活检技术进行早筛商业化;在全球范围内,基于 NGS 液体活检的癌症早筛目前还处在技术和产品升级优化的阶段。

中国在生物科技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下,国内该领域创新企业在各技术领域成果颇丰,尤其在液体活检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重大突破。例如,在肝癌的液体活检早筛技术研发方面,中国公司已经在国际期刊上率先发表了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成果,其数据结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在癌症早筛液体活检领域的关键原研技术,可以采用更少量的血液样本实现更多次的检测,以保证获取更多元的肿瘤信息,并保证每次结果的准确性。基于这些原研技术,中国公司研发的肝癌早筛产品在美国FDA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比当前医疗标准(即超声检查联合甲胎蛋白检测)有着更为卓越的临床表现,也因此被认定为“突破性医疗器械“。

2021年是“世界癌症日(World Cancer Day)“,为期三年的“关爱患者,共同抗癌(I am and I will)”主题活动的最后一年,也是鼓励大家一起行动,合作抗癌(2021: Together, all our actions matter)的一年。

实现产品普惠且大规模的应用,才能真正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癌症早筛的全面推广。我们也可喜地看到,在全球癌症患者人数第一的中国市场上,基于液体活检技术的肝癌早筛产品凭借其成本较低且精准度更高的优势,已经实现了体检机构、医院市场和政府民生项目三大商业路径的布局。

(作者为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王思振)

【责任编辑:王晗】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