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发现“改写埃及历史”

【环球时报记者 黄培昭】新年伊始,埃及考古便收获满满。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斯塔法·瓦齐里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近年来埃及最伟大的考古发掘,“足以改写埃及历史”。

考古新发现“改写埃及历史”

来源:环球时报 2021-01-29 07: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环球时报记者 黄培昭】新年伊始,埃及考古便收获满满。日前在对萨卡拉地区的考古中,科学家发掘出由50多具彩绘棺木组成的一座皇家墓地遗迹,包括大量木乃伊、面具、雕像、石像、玩具以及古埃及《亡灵书》中的章节等珍贵宝藏。其中尤其令人震撼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王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斯塔法·瓦齐里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近年来埃及最伟大的考古发掘,“足以改写埃及历史”。

萨卡拉又译塞加拉,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南部约30公里,那里有比著名的吉萨大金字塔还要早的萨卡拉金字塔群,其中最有名的“阶梯金字塔”是古埃及第三王朝国王左塞尔的陵墓,约建于公元前2700年,被认为是埃及境内现有金字塔中年代最久、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石块修建的陵墓。去年10月3日,考古队曾在当地一个单独墓穴中发掘出59具距今约2500年的木棺;去年11月14日,埃及又在萨卡拉出土100具保存完好、约2500年前的彩绘木棺、雕像、面具等40多件文物,被视为“2020年度最大考古发现”。仅过去两个月,埃及就又在同一地区收获更大的考古发掘:1月17日,埃及一支联合考古队对媒体宣布,他们在萨卡拉发掘出4300年前古埃及第六王朝开国法老朱塞尔·特提一名王后的陵庙。考古队领队、埃及考古界泰斗扎希·哈瓦斯介绍说,“这一发现改写萨卡拉的历史,特别展示了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和第十九王朝的传奇故事”。

埃及开罗大学著名考古专家艾哈迈德·巴德朗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在古埃及史书记载中,朱塞尔·特提国王只有两个妻子,没有第三个妻子的任何描述。现在,蒙尘已久的新王后进入人们视野——王后的名字叫“奈特”,这个名字被刻在神庙墙上,以及位于墓穴入口处的一座倒下的方尖碑上,十分醒目。“这一发现,有助于确立古埃及王族族谱,说它重新改写埃及历史,并不为过。”瓦齐里告诉记者,这次考古还发掘出其他大量文物,一些陶器来自克里特岛、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地,折射出古埃及与外界文化交往的频繁以及贸易的多元特性。此外,还首次发现写在莎草纸上的《亡灵书》第17章的内容,该莎草纸长4米、宽1米。对此,考古队领队哈瓦斯兴奋地说,这是第一次在一个墓穴内发现如此巨幅的莎草纸书。莎草纸是古埃及人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的,据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纸张,比中国的造纸术还要历史悠久。

“这些发现非常重要,将使萨卡拉成为一个更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哈瓦斯如此表示。巴德朗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萨卡拉的考古新发掘将使越来越多的人对古埃及历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来埃及进行实地探访,既有助于使埃及旅游业和经济早日走出疫情阴霾,也会把埃及的文化影响力带向世界各地,“现在萨卡拉最多挖掘出10%至15%的文物,里面还埋藏着大量弥足珍贵的宝物,因此考古价值很大”。

(黄培昭)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