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大赛在新乡举行程新和摄
亮点提示:
2020年年底,“河南经济蓝皮书”——《河南经济发展报告(2021)》发布,最新省辖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出炉,新乡位列郑州、洛阳之后,成为“新晋探花”。
一举上升3个位次,成功跻身全省前三,科创实力为新乡添了底气。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新乡拥有创新龙头企业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67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从“天问”、“天宫”到护航北斗,从巡天“神舟”到深海“蛟龙”,从为珠峰“测高”到护“嫦娥”返航,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背后都有“新乡智慧”的贡献。
□河南日报记者 李虎成 赵同增
1月13日,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建军,一举拿到“师大地黄1号”“师大地黄2号”“师大皂荚1号”“师大皂荚2号”4个河南省中药材品种鉴定证书,取得了科研成果“开门红”。
拿到中药材品种鉴定证书,相当于有了正式的“身份证”和进入市场的“许可证”,意味着该中药材品种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惠及更多的药农。
2010年以来,为解决新乡及周边地区中药材产量低、药用价值差等问题,李建军开始带领团队潜心培育金银花、地黄、皂荚、山药等中药材新品种,并着手开发配套的种植管理良法和新型加工设备。李建军团队已成功选育10个中药材新品种,平均每年都有一个新品种通过鉴定。这些中药材新品种,在河南、山东、河北、四川等地“开枝散叶”,已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50万亩,种植户增收超过10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像李建军这样的科创型人才,河师大还有很多:常俊标、渠桂荣、江智勇……该校有国家杰青、国家优青、中原学者等高层次科研人才近百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教学团队2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
而像河师大这样重视科创的高校院所,新乡还有很多:发现食管癌易感基因的新乡医学院,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茹振钢所在的河南科技学院,研发并推广应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银锌电池智能充放电装置的新乡学院,河南工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该市目前拥有高校1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5所,是中西部地区高校数量最多的非省会城市。
如何把创新资源用起来,让科研成果“活”起来?新乡集聚各方资源,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全市超过90%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财政科技支出近3年平均增速达30%。2020年1—10月,全市专利申请总数12176件、专利授权总数8594件、有效发明专利2894件,3项指标均稳居全省第3位。全市技术市场交易活跃度猛增,共登记技术合同706项,成交额为28.58亿元,较2019年增加59%。
新乡的高校院所“不够用”,咋办?走出去,主动对接大所大院,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自2018年以来,新乡市已连续3年成功举办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博览会。中科院数字经济技术产业研究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塑性加工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纺院中原分院等高端研发机构纷纷落户新乡。目前,新乡各类研发平台达到959家,拥有省备案新型研发机构18家,占全省的1/6强,数量居全省第2位。
新乡市还不惜千金买“宝刀”,实施了“牧野英才”“牧野工匠”“名校英才”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建设人才公寓13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5.3万平方米,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余个,为科技创新再加“一把火”。
有了科技创新的“加持”,新乡绿色纤维、高端装备、航空航天、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25%以上,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氢能燃料电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3家、上市公司达到5家。
还是1月13日,新乡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十四五”时期新乡要在经济发展质量、科技创新能力等7个方面“始终处于全省第一方阵”。创新新乡,将更有底气。
(编辑: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