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1月20日,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西藏还将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实施200万亩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确保青稞产量稳定在80万吨以上。

西藏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来源:经济日报 2021-01-22 09: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月20日,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西藏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年经济增长7.8%,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7%,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西藏作为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问题。

“十三五”时期,西藏完成1836个村庄规划,新增14个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覆盖所有乡镇。改造户用卫生厕所27万间,基本实现了乡镇、建制村通客车,建制村通邮率达100%,农牧民获得感全面提升。

“十三五”以来,西藏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037个,落实各类产业扶贫资金466亿元。通过产业扶贫直接带动23.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带动全区80多万农牧民增收。

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西藏老阿妈民族文化手工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次央对此感同身受。2014年,次央返乡创办了村里第一个合作社,通过政府扶持和自身努力,她带领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公司为乡亲们提供了158个工作岗位,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和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比例达70%,员工年工资3.6万元至7万元。”次央介绍。

在部署2021年政府工作时,西藏着眼于聚力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出严格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整合160亿元资金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返贫致贫人口动态清零。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开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提升行动,力争资产过百万的合作社700家以上、过千万的合作社70家以上。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次央告诉记者,“我们要抓住机遇,提高生产能力水平,不断开拓市场。”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西藏还将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实施200万亩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确保青稞产量稳定在80万吨以上。实施30万头(只)畜种改良工程,确保肉奶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推进乡村宜居宜业,打通水电路讯网入户“最后一公里”,建设数字乡村,推广可再生能源替代和节能采暖,实施100个美丽宜居、休闲宜业、干净整洁村庄示范点。

同时,西藏还明确“十四五”期间将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化率超过40%。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