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香肠是年夜饭桌上的必备品。临近春节,又到了家家户户备“腊货”的时候。遵义国宇食品有限公司是贵州省遵义市一家大型的腊制品生产工厂,现在正忙着将舌尖的“年味”送往省内外,迎来一年一度的销售旺季。
在红花岗区粮油食品加工(物流)集聚区,遵义国宇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称重、包装、装箱备货,这批2万多斤价值30余万元的腊肉,是上海一家企业为员工准备年终礼包而订购的。
应对春节旺季,公司组织生产了一批香肠、腊肉、腊排骨等成品,公司的腊制品选用本地猪、黑山猪的猪肉,历经恒温低盐腌渍和净化烟熏烤等特殊工艺生产而成,商品价格在40—80元之间。
上海人喜咸肉、酱肉、香肠等,与贵州腊制品的口味不尽相同。近些年,遵义国宇食品有限公司搭乘“黔货入沪”快车,把省外销售市场中心向上海瞄准,多次参加各种商品展销会和推介会,用特有的方式向上海客商推荐自己的商品。
“跑市场的过程中,我会邀请一些餐饮行业的老板、厨师,企业的老板等聚在一起,在酒店里亲自做菜,把我们贵州的方竹笋、竹燕窝、煳辣椒、酸汤、腊肉等食材做成菜品,供他们品尝,第一时间就能收获到他们的评价和订单。”遵义国宇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饶仁发说,企业现在在上海市场积累的固定客户有20名。
通过邀请品尝,让客户的舌头做选择,产品的咸淡、肉质等口感迎合了上海人的口味。企业也逐渐打开了上海市场,目前公司的腊制品仅在上海的年销售额就能达600万元。
不仅限于上海,该企业还开拓了广东、湖南、四川等地的市场。而近段时间,受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和国内新冠疫情零星病例散发影响,生猪肉收购环节受到一定影响,尽管年货市场对腊制品需求日渐增大,企业还是选择收紧生产。
据企业负责人透露,当前本地猪肉供应量有限,加之市民集中自采猪肉熏制腊制品的需求量增加,公司的原材料采购量比往月正常水平下降3成。但企业仍在不断拓展市场,正利用专业的电商平台再度打开分销渠道,待猪肉生产供应恢复正常后,扩大生产、加码备货,全力满足市场客户的购买需求。
“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原材料供应跟不上,销售情况还是乐观的。前期通过政府搭台,到上海带搞展销,把我们的商品带出去,收到了来自于市场的一些好信息,这也增强了我们下步发展的信心。”遵义国宇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国雨说。(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