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 广东累计409.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截至2020年9月底,省定贫困村18996个20户以上自然村已基本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建成一批美丽乡村和精品旅游线路……  可以说,全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的“颜值”全面提升。广东还对口帮扶广西、四川、贵州、云南4省(区)14个市州,帮扶93个贫困县摘帽、9747个贫困村出列、5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广东力量和广东智慧。

2009年以来 广东累计409.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来源:南方日报 2021-01-20 06: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现在一定要修好枝,不然就会影响来年茶叶的产量。”岁末年初,李果清并没有闲下来,忙了一天后,下午五点多,他才有空回家歇会。

李果清是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绿水村村民,在2016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四年多来,在广州交投集团对口帮扶下,他种了20多亩茶叶,一年养殖四五批五黑鸡,家庭收入超10万,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在广东,像李果清家庭这样的变化随处可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最大发展机遇和第一民生工程,率先在全国开启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探索,率先开启相对贫困治理实践,率先构建起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迈出实质性步伐。

村庄有“颜值”更有“内涵”

一幅幅色彩缤纷的墙画绘在红砖白墙之上,主村道两旁的大水塘连绵不绝,岸边草木葱茏……这几年,汕尾市陆丰市桥冲镇白沙村大变样。

2016年正式定点帮扶白沙村以来,省机场集团先后制定了两批帮扶规划,共投入1200余万元,实施安全饮水、道路硬化、古井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力改造村容村貌,让白沙村从脏乱差的破旧古村变为路通、水有、灯亮的生态宜居乡村。

白沙村是一个缩影。目前,全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

全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自然村完成率100%,建有村庄标准垃圾屋(垃圾点)的自然村完成率100%,已实施雨污分流的自然村完成率100%,贫困村所在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2277个贫困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均已全面完成;截至2020年9月底,省定贫困村18996个20户以上自然村已基本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建成一批美丽乡村和精品旅游线路……

可以说,全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的“颜值”全面提升。

不仅如此,不断发展的新业态也为2277个相对贫困村注入了全新的动力,让这些村庄有“颜值”更有“内涵”。

清远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在省委办公厅和碧桂园集团的帮扶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打造桑芽菜种植和百香果产业基地及碧乡民宿等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搭建了“大平台”;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螺洞村以螺洞世外梅园为重点,引领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带旺了乡村。据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螺洞村建起“农家乐”12家、民宿9间,特产店、农副产品销售、木偶剧场等业态遍地开花……

2016年以来,广东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实施扶贫产业项目6.3万个,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9877名,带动贫困户62.8万人。

村民有奔头更有动力

从韶关新丰县马头镇驱车前往大陂村,新修好的两车道水泥路宽阔平坦。进入大陂村,金竹大道两旁竹景婆娑,村委会办公楼宽敞明亮,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村民公共服务站等一应俱全。

脱贫攻坚让村庄的“颜值”和“内涵”双提升,更让村庄公共服务短板在不断补齐,城里人的一些公共服务,村民在村里也能享受。“覆盖全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已基本完善,村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配套服务,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回乡居住并创业发展,在家发展致富。”青云村村民陈翠婷说,回乡已经成了新潮流。

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贫困人员参保124.52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共补助建档立卡学生163.9万人次,发放补助资金56.3亿元;连续5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从4020元/人年提高到6384元人年以上,增长58%……2277个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

脱贫攻坚带来的变化中,最直观的体现是村民收入的变化。

湛江廉江市黄竹垌村结合村委利用佛山市禅城区童装制衣的资源优势,建立扶贫制衣车间项目,车间工作的贫困户人均月收入增长约9倍,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合作社分红,加上务工的费用以及各种补贴,2018年雷州那毛村的李喜全家收入超过10万元,成了村里的脱贫“明星”;生态帮扶让揭阳惠来靖海镇资深村全村212户、818位贫困户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3134元提高到2019年底的13694元……

据统计,全省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底的3980元增长到15148元,贫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56元,2277个相对贫困村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底的13万元增长到33.5万元。

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

韶关市始兴县红梨村的贫困户叶素华因病致贫,原本年入20万元的他一度负债累累。在叶素华的人生低谷期,省委编办驻村帮扶干部解开了他的“心结”,激发了他干事创业的动力,4年的帮扶,通过发展养鸡事业,叶素华成为全村致富带头人,养鸡年收入近10万元。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广东始终遵循内因外因辩证作用规律,以党建为抓手,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始终把外源式帮扶与内源式脱贫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其进取精神和内生动力,实现自主脱贫。

衔接有经验更有基础

记者从省扶贫办了解到,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409.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3倍;825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村均集体收入达29.5万元,发展基础和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近8万名扶贫干部和驻村干部得到培养锻炼。

此外,广东还对口帮扶广西、四川、贵州、云南4省(区)14个市州,帮扶93个贫困县摘帽、9747个贫困村出列、5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广东力量和广东智慧。

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推动广东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积累了哪些经验?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认为,广东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积极探索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建设美丽乡村筑牢生态振兴基础。广东省财政村均投入1500万元,深入推进2277个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初步实现由“局部干净卫生”向“全域干净整洁”、由“美丽乡村试点”向“连片精品线路”转变,贫困村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管好扶贫资产筑牢产业振兴基础。广东把扶贫资产管理作为脱贫攻坚重要内容,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创新实施明确所有权、放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落实监督权“四权分置”的管理模式,加强对扶贫经营性、公益性、到户类扶贫资产“三类资产”的监管,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夯实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基础。

——打造不走工作队筑牢人才振兴基础。广东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持续抓好扶志扶智工作,全面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红色村选派第一书记,全省1.8万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近6.5万名干部先后参与住村帮扶,5840多名扶贫干部持续攻坚,近10万名村“两委”干部奋战一线,一大批干部得到培养锻炼。

——建立监测帮扶机制筑牢稳定脱贫基础。广东加强对建档立卡未脱贫户、已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监测,落实技能培训、就业帮扶、产业带动、小额信贷支持等帮扶措施。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与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有效衔接,不断完善农村低保保障政策,低保覆盖范围从收入型贫困家庭向因病、因残、因学等刚性支出负担过重、影响基本生活的支出型贫困家庭扩展,做到“保人”与“保户”相结合。

南方日报记者 黄进

(黄进)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