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事业成绩单

中国成功追索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十三五”期间,中国博物馆备案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535家,免费开放博物馆由4013家增长至4929家。据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物事业成绩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01-18 09:38
2021-01-18 09: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北京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展示的部分藏品。

中国成功追索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考古工作者在进行DNA样本采集。

航拍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

“十三五”期间,中国博物馆备案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535家,免费开放博物馆由4013家增长至4929家。图为孩子们在博物馆参观。

驼峰文物保护队在沙漠腹地进行巡查。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文物资源倍增,文物时代价值凸显。中国文物保护社会共识全面形成,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迈出坚实步伐。

“十四五”期间,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利用,深化中华文明认知,提高素质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提供坚强支撑。

“十三五”文物事业硕果累累

左江花山岩画、“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项,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40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有序开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丰硕,浙江良渚、河南二里头、四川三星堆、陕西石峁等一批重要遗址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国际学术话语权明显提升;13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中国;博物馆备案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535家,免费开放博物馆由4013家增长至4929家;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5058处……日前,国家文物局发布“十三五”文物事业发展成就并为“十四五”文物事业进行布局、谋划新蓝图。

13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

2020年12月1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为马首铜像百年回归之路画上完满句号。马首铜像回归圆明园,“辗转走过的,是一条中国流失文物的漫漫归途,一路见证的,是中华民族从屈辱颠沛到富强兴盛的历史脚步”,也让文物追索返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据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取得突破性进展。数据显示,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埃及等国共计向中国返还1300余件(套)中国流失文物;意大利政府向中国返还796件文物艺术品;促成山西榆次县邓峪石塔塔身回归故里、西周青铜虎鎣从英国回归、美国向中国返还361件(套)文物艺术品、曾伯克父青铜组器(8件)从日本追索回国、马首铜像回归并划拨入藏圆明园、英国警方返还走私68件文物等。据悉,70余年来,在中国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下,已有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2021年将继续加强文物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创新绩,重点开展敦煌流失文物数字化回归工作,促成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归家园。

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中国文物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能力也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不断加强,11项援外文物保护工程在周边国家形成网链,44个中外联合考古项目遍布四大洲24国;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务实开展,推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全球首批3个“国际文物避难所”之一;累计举办文物出入境展览300余个,23个国家与中国签署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政府间双边协议;与港澳特区政府签署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协议,持续推动两岸文化遗产机制性交流。

4260项考古发掘项目有序开展

“十三五”期间,文物考古成果丰硕。数据显示,4260项考古发掘项目有序开展,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持续实施,重大成果定期发布,河南二里头、陕西石峁等一批重要遗址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海昏侯墓、江口沉银、致远舰等考古发现备受关注,“夏文化研究”“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以及新疆考古、西藏考古等取得明显进展。

值得关注的是,水下考古成绩颇丰,开展黄渤海海域水下考古工作,甲午海战沉舰调查确认“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南海海域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填补空白,“南海I号”发掘文物18万件(套)、实施船体整体保护。

相关专家表示,“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和保护发掘工作伴随中国水下考古30余年发展历程,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快速发展的缩影,堪称世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之作。

为了中国考古事业的长远发展,2020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主要承担分析监测技术、空间及微观测量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技术考古科研,考古标准技术规范研究,组织水下考古、边疆考古、科技考古、中外合作考古等工作。

文物有了“身份证”

“十三五”期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基本摸清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

2017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发布。据刘玉珠介绍,普查期间,全国成立3600个普查机构,投入10.7万名普查人员力量,调查了102万家国有单位。截至2016年10月31日,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其中完成登录备案的国有可移动文物2661万件(套),纳入普查统计的各级档案机构的纸质历史档案8154万卷/件。普查除对文物本体信息进行逐项登记外,还对收藏单位情况、文物保管条件等同时开展了调查,全面摸清中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

通过此次普查,建立起了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和文物身份证制度。据悉,此次普查采集了27项收藏单位信息和15项文物基础信息,建成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同时,普查按照统一编码规范,对登录文物和单位统一分配标准代码和分类编号,建立文物实物、藏品档案、电子信息关联一体的“文物身份证”编码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登录的每件文物赋予全国永久唯一的22位数字编码,作为文物属性验证、信息甄别和索引查询的识别标识。

据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规范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国家文物局针对100余家博物馆开展预防性保护,博物馆库房和柜架囊匣等保存条件得到改善,一些濒危的珍贵文物受损趋势得到缓解,有效降低了腐蚀损失速率。

文物保护法开始新一轮修订

5年来,文物治理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显著增强。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物保护法》修订积极推进,地方文物立法进程加快,现有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规章17部、地方性法规200余部、国家及行业标准130余项。

2020年,国家文物局组织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比现行《文物保护法》和征求意见稿可看出,前者共八章80条,后者共九章107条。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完善立法目的,丰富文物定义和类型;强化政府责任,鼓励社会参与;加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力度;加强馆藏文物保护利用;进一步规范文物流通,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文物进出境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增设专章,加强文物保护监督检查。

与此同时,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迈出坚实步伐。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中央财政支持文物保护经费五年累计483亿元。文物科技跨越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渐成规模,33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引领文博行业创新体系建设,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本文照片由国家文物局提供)

(赵晓霞)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