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2020” 全民晚安 共同跨年

来源: 中国网
2021-01-12 13: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1月1日,在这特殊一年的年尾,央视新闻与新世相共同发起“晚安2020”活动。活动联合发起方为京港地铁、上海地铁、武汉地铁、杭州地铁、深圳地铁、广州地铁、重庆轨道、长沙地铁、天津地铁、大连地铁与青岛地铁,参与方有成都地铁、南昌地铁、郑州地铁、无锡地铁、昆明地铁、南京地铁与徐州地铁。活动共邀请到13位嘉宾:董倩、黄渤、贾玲、康辉、李佳琦、郎平、李现、毛不易、孙俪、陶勇、王源、王一博、张艺兴(按姓名首字母排序),连续12天,每晚20:30起,在全国18个城市的2013个地铁站点以晚安语音的形式,陪伴乘坐地铁的乘客,与2020好好道别,一起走向2021。

2020年无疑是特殊的一年,我们经历了很多,也面对了很多。在我们越脆弱的时候,越需要更多的鼓励与治愈。所以在今年,新世相决定将年末的“晚安短信计划”升级为“晚安2020”,在保留了线上短信交换的同时,也走到线下,走到每个人的身边。夜晚归家,在地铁里能听到一声晚安大使带来的晚安问候,疲惫的一天便能多一点小而确定的力量,哪怕只是微小的力量,也希望为更多人传递一份温暖的善意。晚班地铁中的晚安语音,是给城市奋斗者的一份礼物。

也许“晚安2020”这个名字听起来比较陌生,但“晚安短信计划”一定为许多人所熟知。从2018年起,新世相已经发起了四次“晚安短信计划。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湖北武汉封城期间发起的“晚安短信湖北计划“以及今年的升级版“晚安2020”。活动通过用户间交换晚安短信祝福或新世相直接发送晚安短信的形式,在年末和疫情封城期间这种特殊的时间节点,通过“晚安”这句问候传达一种关心,让陌生人之间产生连接。让参与的人、收到交换短信的人不再孤单,互相温暖、共同陪伴,鼓励人们不要在失落和否定中结束过去一年,要重视肯定自己。过去四次的“晚安短信计划”,共累计报名人次420余万,交换短信达8235万条。这场大型的年底全民跨年活动已经成为很多人在年末的一种仪式感与盼望。

“晚安2020”活动在2020年12月21日开始时,有全国11座城市的地铁座位联合发起方。活动第一天正值冬至,当天的晚安大使央视主持人康辉为大家送上了温暖的冬至祝福,当康辉播音式的声音说着“过了今天,太阳就一点一点向我们回归了”时,乘客们反馈出了惊讶与惊喜,活动也在线下乘客中收到热烈的反响。随后几天的活动中,就有更多城市的地铁主动提出加入。最终,“晚安2020”活动一共覆盖了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武汉、天津、大连、长沙、重庆、青岛、成都、南昌、郑州、无锡、昆明、南京、徐州等18个城市的2013个地铁站点,覆盖人数高达7479万人次。

活动期间,#晚安短信计划#、#晚安2020#、#康辉冬至地铁送晚安#、#李佳琦终于劝人睡觉了#、#王一博地铁语音晚安#等多个话题9次登上微博热搜榜,活动多个话题总阅读量超过39亿,讨论量超过1154万。活动相关话题在抖音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所有活动相关视频播放量高达3800万。央视新闻共发布16条晚安2020活动相关微博,互动量超过200万,各地政务及地铁官方、综艺娱乐类KOL也都纷纷发声支持。参与的嘉宾每日发布微博,陪大家一起倒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这场参与感强、影响力深大的全民跨年公益活动,是对于2020的美好告别,也是对崭新的2021的无限期待。温暖的背后是相信的力量,相信无论经历什么,人和人是能够相互支持、并可以站在一起的。无论是线上的短信交换、跨年短信祝福,还是地铁中的晚安语音祝福,都是用不同的形式传递一种温暖与鼓励。好消息可以激发好消息,也能激发人心底里想要变好的动力。

“晚安2020”活动已经在2021年的1月1日正式结束,用晚安大使黄渤新年的第一句晚安祝福,陪伴大家一起开启了新的一年。同时,新世相也希望通过这场“晚安2020”活动,可以让我们不要忘记生活中每一句晚安的仪式感,记得常常对陪伴在身边的人,对在远方不能时常见面的人送去一声问候。这样一场年底的全民跨年活动,让大家再一次感受到我们能够一起扛过今年的种种不易,也可以一起携手走向更好的2021。

“晚安2020”活动的记录短片于2021年1月6日晚正式上线,回顾每一句晚安祝福的温暖、陪伴与感动,在新的一年更加坚定更加勇敢地走下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