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郎全新格局:坚持走渠道+硬件+内容+运营发展道路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1-11 14:30
2021-01-11 14: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疫情对在线教育行业起到了大浪淘沙的作用,新机构兴起,不少老机构被拍死在沙滩上。天眼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0月,我国新增教育相关企业47.6万家,注销13.6万家,净增34.0万家,净增企业数量同比2019年上涨22.5%。

一些3C企业也开始入局学生平板领域,科大讯飞和惠普分别在去年和今年推出了他们的平板学习机。在线教育市场日益饱和,如何才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这是一个值得各个企业深思的问题。

读书郎一直坚持走渠道+硬件+内容+运营的道路,逐步沉淀自己在在线教育领域的价值和实力。

一、从教育硬件发家,研发从未止步

读书郎1999成立于广东中山,深耕教育行业已有22年,创始人为秦曙光先生。

秦曙光先生是一个具有丰富电子教育产品经营履历的掌门人,在创立读书郎之前,他曾是小霸王公司的计划调度部部长。小霸王公司的学习机、学习电脑、VCD等产品曾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风靡全国,在当时,小霸王不仅向市场输出了一系列电子产品,还向行业输送了一大批人才,秦曙光就是其中一位。

读书郎从教育硬件起家,在2002年就拥有了自主研发的第一台早教机,有着坚实的硬件基础。

从2002年第一台早教机诞生至今,读书郎始终紧跟教育和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推陈出新,一直走在教育硬件研发的前列,相继推出了教育直播平板、早教平板、电话手表、智能点读笔等。

2020年12月30日,读书郎寒假新品发布会成功举办,发布了多款硬件新品,如有着超强的护眼设计的教育直播平板C25、宣告学习机5G平板诞生的教育直播平板C9、让人惊艳的拥有8大功能的读书郎扫描笔,宣告着读书郎硬件产品的研发又迈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顺势而变,在线直播教育成为新出路

如今,在线教育设备和APP的供应日趋饱和,供求翻转,往日客户找上门的光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企业找寻用户。如何寻找新的出路?“硬件+内容”成为必然。在线直播教育,就是读书郎找寻到的第二曲线。

去年,在i黑马&火柴盒的采访中,读书郎教育研究院邓登辉院长表示,“卖课程,提供了突破瓶颈的可能。今后读书郎将会着力把硬件用户转化为课程用户。”

现如今,读书郎网校已经成为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在线教育新赛道上的得力干将。全球五大教育研究院的成立和一批批高品质师资的持续输入,为读书郎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旗下双师直播课、名师辅导班和同步教材全解等在线课程产品定位明确,分别主打培优辅导、同步辅导、教材同步解析,结构清晰有针对性。

目前,用户的转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读书郎双师直播课的报名人次已经突破了2500万。

  三、成熟的渠道和运营为产品和服务保驾护航

线下实体渠道是企业必争之地,成熟的线下渠道是读书郎的坚固壁垒。读书郎在全国各省市都有着庞大的营销网络,各大系列产品共10000+零售终端,近千家增值服务体验中心,遍布全国城乡各级市场。

读书郎极其注重对终端的打造和培养,在2020年度总结会议中,总经理秦曙光表示,2020年教育行业冰火两重天,“读书郎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渠道扁平化,大力发展县、乡镇终端”。

此外注重运营也是读书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全面推行运营,打造服务型终端”是读书郎2021年终端工作的方向和口号。运营让客户购买读书郎产品是终端服务的开始,而不是销售的结束。培养用户好口碑,以此达到用户和读书郎的双赢。“我们不光卖产品,还得做服务”,读书郎高层领导人多次强调这句话。

除了终端推行运营,读书郎公司在产品层面也十分重视用户体验和反馈,注重用户运营和服务。

比如读书郎从家长角度出发,直击孩子自制力薄弱的痛点,在学生平板中开设家长管理板块、开发配套家长助手APP,让家长实现对学生平板的实时监控,随时提醒和监督孩子学习,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马太效应在加剧,在线教育行业格局在不断改写,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未来,读书郎将继续坚定地走好“渠道+硬件+内容+运营”的道路,做好产品、好服务,做惠普教育,让更多的孩子能接受到好的教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