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火,初心如炬(暖闻热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1-01-11 06: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

【故事】张小娟为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原副主任。2019年10月7日,在完成舟曲乡村脱贫攻坚抽样调查工作返程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殉职,年仅34岁。她主动放弃在大城市生活的机会,积极投身家乡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事业。她敢于担当、务实勤勉,专业本领强、业务水平高,无论在乡镇工作还是分工负责全县脱贫攻坚有关工作,都是政策数据的“活字典”,推动工作落实的“排头兵”,成为当地扶贫事业“离不开的人”。张小娟舍小家顾大家,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走,成为百姓心中牵挂的“乖女儿”,前不久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点评】

生来平凡而人格生辉,朴素踏实而尽显崇高。回望张小娟的人生轨迹,可以深刻感受到:正因为心中有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信仰,她的脚下才会有事不畏难、行者恒至的奋斗力量;正因为肩上有青春中国、奋斗有我的担当,她的工作才能打开局面、作出成绩。

精准脱贫,离不开广大扶贫干部、驻村队员的帮扶,张小娟是其中一员。作为党员,她和很多扶贫干部一样,把自己的根扎在基层、服务于基层,头顶星空、脚踏实地,矢志带领大家摆脱贫困;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用行动让党的好政策深入人心,并将其变成干群同心、携手脱贫的精神力量。

典型是最好的教科书,榜样是有形的价值观。张小娟曾写道,“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在脱贫攻坚中,她用共产党员的本色,铺出了一条青春如火、初心如炬的大道。作为藏族姑娘,她如同格桑花一样,绽放在高山上。有人如此评价,“她灿烂的人生没有因为短暂而失去光泽,她崇高的精神在短暂人生中充满无限光热。”这样的“光泽”和“光热”,既能温暖因扶贫事业而受益的群众,又将带动更多“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党员干部。

张小娟是党员的楷模,也是青年的代表。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当张小娟无暇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舍小家顾大家时;当黄文秀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虽然辛苦却很快乐时;当“00后”护士刘家怡逆行援鄂、坚守方舱医院,坚定地说“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时……我们知道,青年一代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大青年就能掌握真才实学,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更多的青年来勇挑重担、勇克难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1日 05 版)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