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航天杯”移动机器人AI创新技术挑战赛成功举办

首届“航天杯”移动机器人AI创新技术挑战赛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1-10 17: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航天科工三院副院长庄剑在挑战赛开幕式上进行视频致辞。

中国日报1月10日电(记者 赵磊)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三研究院获悉,1月7日至9日,首届“航天杯”移动机器人AI创新技术挑战赛在线上举办。本次比赛由航天科工三院主办,航天科工集团增材制造创新技术中心承办。来自全国8所高校近110个同学参赛,近10余位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交流。

据介绍,作为一项以AI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竞赛,首届“航天杯”移动机器人大赛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旨在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推动教学模式变革、为国家专业化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环境。航天科工三院159厂结合自身技术和经验打造航天新一代移动机器人技术的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平台,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加杰出的机器人专业人才,对高校老师开展机器人相关的技术培训,协助学校做好机器人相关的学科建设,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

获得本次挑战赛三等奖的同济大学参赛队伍。 摄影 封晓东

开幕式上,航天科工三院副院长庄剑表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变革性技术、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特别是在当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传感网、云计算、脑科学等新理论与新技术的共同驱动下,其呈现出的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自主操控等新特征,不仅对推动国家发展战略、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革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影响深远,也对经济社会的各方面发展影响巨大。希望与各位专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这个话题,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三院159厂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鹤鹏表示,159厂作为航天企业,希望以大赛为交流合作的平台,将企业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的经验与成果,与各领域专家学者、各行业企业家、各地的高校师生以及政府部门进行共享,集聚创新要素,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贡献航天力量。

本次比赛共设8个线上赛场,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典型传感器的安装、使用、编程、调试等内容,考验参赛选手对智能传感器的原理掌握和集成应用能力,以及对当下热门的无人驾驶算法、视觉识别算法的应用能力,提升参赛选手对智能感知技术在工业中应用的综合技能,为在工业领域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挑战赛自启动后,吸引了全国多所高等院校和众多科技爱好者的关注,经过层层筛选后邀请了8支战队参赛,包含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知名学府。最终,经过激烈角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驶向智能参赛队,西安交通大学—笃行参赛队获得一等奖。

( 赵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